Chapter3
从大西洋绕非洲好望角,入印度洋抵达澳洲,绕澳大利亚航行又入太平洋。在1835年的一月,即将抵达南美洲的智利。
船长格兰特是苏格兰人,在多年的远洋贸易工作中积累了一笔殷实家财。
哪怕大不列颠英联邦已经形成,维多利亚时代开启,他言辞中对英格兰当局始终保持警惕。计划着团结苏格兰当地人,维护苏格兰的利益。
为此,出资自建自己的船队,招募苏格兰水手开始海上探险,希望能发展出一条苏格兰发展的盈利之道。
这是尼亚号船队组建后首次出航。
格兰特船长以优惠价格出售一些船票,为以后发展考虑,邀请对远洋出行有兴趣的学者们同行,借机拓展人脉关系。
贵族或庄园主们若是有兴趣,也能出资搭船同行。当然,对他们不给折扣,还要加钱才行。
这会,格兰特船长开始统计起登岛人数。
他的尼亚号要在港口补给与简单检修,保证后面的旅程安全。根据探岛的报名人数,规划在智利的港口租借哪种型号的船只。
新人记者马龙收起了记事本,他刚刚把众人的观点都记录在册。
一年前,他进入《伦敦时闻》新闻部实习,能不能成功转正就看远洋之旅的报道是否出彩。船上发生的事,恨不得都记录作为素材。
但,对于这个转正考核任务,他心里真的没底。
旅程已经过了大半,一路上没有发生任何惊心动魄的事件。不夸张地说,假如能遇到一只海妖,反而是上帝给他职业生涯的礼物。
可惜,这一次环球航程至今为止风平浪静。
鲁滨逊岛的死亡诅咒流传了一百多年。
马龙不得不寄希望于此,小岛上能闹些惊人眼球的大新闻,但也不想死亡诅咒成真。
比起搞新闻,所有乘客性命无忧更重要。他要求不高,揭露所谓诅咒的真相就够了。
当下,马龙环视人群一眼,没敢与教授学者们搭话。
教授们正因观念不同争执得面红耳赤,他不想主动跳火///药桶。
最后,他选择与沉默站在角落的爱德华·罗切斯特聊一聊。
“罗切斯特先生,下午好。今天的天气真不错,碧海晴空,海风徐徐。”
罗切斯特瞧了一眼马龙,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算是回应对方。
马龙努力微笑,其实他很不擅长与不熟悉的人交谈。
即便半年的同船之行,与船上人混了一个面熟,但也仅仅是面熟,还是觉得一聊天就聊死了。
这样不行!
身为记者居然因为与陌生人讲话就局促不安,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那还怎么搞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