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
肖乐嘻嘻一声,心满意足地开始吃起来。
莫丞忍着笑,又给他夹了点素菜。
地里没活儿,天也越发冷了,没有事儿,肖乐是绝不会出知青所大门的。
莫丞和刘业北隔两天都会去唐利华家,不是给对方送题,就是去批改作业。
唐利华的脑子整日都被题给占据着,半点歪心思都没时间去想。
眼瞅着就是除夕。
知青所的人也开始忙碌起来,写对联的写对联,贴剪纸的贴剪纸,做饭的做饭。
每个人分工不同,却各有各的忙碌。
除夕团圆夜,自然要吃点好的,肖乐和莫丞出了三斤五花肉,刘业北和罗名修出了几瓶烧酒,吴知青他们出瓜子花生等。
到了晚上,围着那一桌好菜好酒,大伙儿端起酒碗碰了一下。
“新年快乐,祝大家万事如意!”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这顿饭吃了两个小时,吃也吃好了,喝也喝好了,一起收拾了堂屋和灶房后,便围着柴火坐着聊天。
不是聊未来高考到底什么时候恢复的事儿,就是聊地里的庄稼,柴火里还烧着几个红薯和土豆,聊到凌晨还扒拉几个出来一起分食。
“我想我爷爷了。”
后半夜各自回房休息,刘业北厚脸皮说冷,硬是和罗名修挤在一个被窝里,听对方这么说,刘业北摸了摸他的后脑勺。
“为什么今年不回去呢?”
年前罗大伯又来了信,让罗名修回去过年。
罗名修把头埋在他的胸口,半晌后才闷声道,“很多原因吧。”
“没关系,”刘业北抱紧他,“等天气暖和了,我陪你回去看看。”
“好。”
而肖乐这边正和莫丞比腕子。
已经输了三次了。
这一次莫丞放了水,肖乐赢了也没多开心。
“我是不是很菜?”
肖乐沮丧道。
“菜也有菜的好处,”莫丞凑过去亲了亲他的脸蛋,“我有我的长处,你也有你的短处嘛。”
“你有你的长处,我有我莫丞你完蛋了!”
肖乐扑上去,很快就被镇压,第二天下午才慢悠悠地起床。
肖乐啃着土豆的时候,罗名修看了他好几眼。
“罗哥,你有话就说。”
罗名修清咳一声,往他那边移了移,压低声音问,“肖乐,你之前是不是在吹牛?”
肖乐耳朵一红,强装镇定继续啃土豆,“胡说,我说的实话!”
“那为什么你起来这么晚,莫知青那么精神呢?”
罗名修的声音更小了。
肖乐将最后一点土豆塞进嘴里咽下去后,才一本正经地看着罗名修,“你见过累死的牛吧?什么时候看见过被牛耕坏的地?”
有道理啊!
罗名修双眼亮晶晶地看着他,“你可真厉害!”
“还行啦,老天爷给的本钱,不用就浪费了,”肖乐张嘴就来,把罗名修忽悠得不要不要的。
导致后来罗名修一心做“一家之主,”让刘业北“苦恼”了好一阵子呢。
大年初一就这么被肖乐睡了半天走,剩下半天和知青所的众人一起看书,做题。
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子,书架上的书都快被翻毛了,莫丞决定再去废品场看看有什么好书。
因为太冷,莫丞就没让肖乐跟着去,而是和吴知青一块儿去的。
等他们回来时,书架上又多了十几本书,这一下就成了大伙儿的“新宠。”
正月十六,队长召开大会,肖乐他们端着小凳子在大坝上听了一上午,下午便开始上工了。
开春第一件事,就是翻地。
唐利华自打上次受伤后,对这锄头都有些阴影了,干活速度自然也慢了下来,但是好歹在干活儿。
罗名修等人也没有过多的催促。
只是莫丞时不时就要问对方关于几何题的一些问题,唐利华磕磕巴巴的回答着。
“怎么做了那么多几何题,还是没有什么长进啊?”
肖乐不解。
“或许是做多了,所以更怕了。”
罗名修猜测道。
“那他不就白做了?”
“可能是?”
肖乐耸肩,继续干活儿。
春回大地,山野间的野花又开了,野菜也是正脆嫩的时候,肖乐没事儿就拉着罗名修去找野菜,带回知青所给大伙儿吃。
这天晚上,莫丞敲了敲桌子,对围着桌子坐着的众人轻声说道:“我高中同学给我来信,说有个新出的报社,在召收散文和小说,具体要求我已经记下来了,你们传阅一下。”
肖乐把写有报社地址,以及召收要求啥的那张纸递给吴知青,吴知青忍着激动抄写下来后再传给下一个人。
“能不能被选上,就看你们的本事了,咱们也共同学习了那么久,这报社正好是我们的机会,选上了,咱们进点稿费,没选上,咱们就继续加油,努力提升自己。”
莫丞又把报社往期选上的作品大致跟大伙儿说了说,最后又强调着:“但是,咱们一码归一码,咱们干活儿的时候,可不能三心二意,不然受了伤,那就是自作自受了。”
“这个我们心里有数的。”
“是啊是啊。”
“谢谢莫知青,也谢谢肖知青。”
肖乐笑得和小仓鼠一样,小手猛摆,“我就是个传纸条的。”
不过这个报社的消息,确实拉动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热情。
但是大家都是有分寸的,干完该做的事儿后,才开始思索自己的作品。
一个月后,罗名修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八块八。
“牛皮!”
吴知青竖起大拇指。
罗名修脸色发红,“我就是写咱们知青所的趣事,中篇小说。”
“有创意啊!我是主角吗?”
肖乐举手问。
“每个人都是主角,你第一个出场。”
肖乐心满意足,瞥了刘业北一眼,十分骄傲。
刘业北哭笑不得,“我当然是排在你后面了,谁不知道你和名修亲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