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父母往事和柳嫣顾惊蛰小
……
过完元旦高承业买房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同时传来的还有国家允许和体会存在的好消息。
看见一家家小摊子,慢慢的支起来。无论赚不赚钱,都真的没人来抓人之后。
高承业和柳玉兰心慢慢火热。他们的机会真的来了。柳玉兰和高承业都想到了要重振家业。
尤其是高承业,他作为一个败光了祖宗家业的赘婿。他要真这么碌碌无为的过一辈子,到死的那天他都闭不上眼睛。
要说起来,高承业入赘到柳家,还是挺有戏剧性的。
高承业家以前是开酒肆的。家里祖祖辈辈都是酿酒,卖酒的。不敢说全国,但东岭那一片的酒业龙头,肯定是高家。
高承业小时候是被当成少爷,宠着长大的。他还不是那种只会花天酒地的败家子,他是真的好学又有本事的真天骄。
高承业不但学习好,待人和善,他还从小就对酿酒就特别敏锐。他家酒肆里酿酒最好的大师傅,都没他酿的酒好喝。
他们家的酒肆传到他爸那一辈的时候,已经走下坡路了,但他愣是用他发明的一种新酒,让他们家酒肆起死回生。
高承业这么能干,本来是好事。凭他的头脑和酿酒的手艺,他家酒肆肯定能在他手里被发扬光大。
可高承业太能干,也是祸事。
高家生意兴隆,别家酒肆的生意的肯定会受影响。这要是高承业爷爷,高家一家独大那时候,别人也不敢说什么,更不敢有意见。他们就算心里怄的要死,也没人敢算计高承业他爷爷。
可谁让高承业他爸不争气,高承业那时候年纪又轻,还没成长起来呢?
1950年,高承业刚刚成年娶妻,他媳妇刚刚被诊出有孕,他高兴的顾着小家,忽略了酒肆的时候,东岭各家酒业联手,把高家几代人的积累瓜分的干干净净。
让高承业从高高在上的大少爷,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他们先是在民间放出高家曾得太君青睐的风声,毁高家百年清誉,把高家打成汉奸和卖国贼。惹人怀疑。
再在高家的酒中下药,让高家的客人喝出毛病,污蔑高家卖假酒。触犯众怒。
最后再让人偷偷换了高家酿酒的原材料,让百姓实实在在的看到了高家是如何偷工减料,彻底失去人心。
这一环套一环的套路,根本不是让家里的生意走下坡路的高父可以承受的。高父苦苦挣扎了不到半天,就被对手逼得头昏脑胀,发了昏招。
高父动手打人了。
这一下子,高父气倒是出了,但他却也彻底惹怒了原本就心中存疑的百姓。高父的强势,在他们看来就是心虚。他们愤怒的恨不得把高家一把火烧了。
就算后来高承业得知事情的经过赶过来,也晚了。愤怒的人群已经不听他解释了。
高承业最后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证明他家清白的证据,但没用了。高父已经彻底得罪了东岭的百姓,再没人来他家喝酒了。
高承业被算计的丢了生意,虽然生气,却也服气。商场如战场,他技不如人,输了他认。高承业知道,只要他好好干,总有一天他能把场子找回来。
可是最后,高承业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他的那帮对手,既然出手了,怎么可能还给高承业留一条活路。
那帮人拿着几个月之前,高父春风得意的时候,和他们签的对赌协议,带人来把高家的祖宗家业全收了。他们把高承业一家扒的只剩一身里衣的,赶出了家门。
高父因此内疚自、杀,高母受不住打击,抑郁而终。高承业的妻子被追债的人,吓得动了胎气,早产而亡。
高承业从此,除了高义,一无所有。
从那一刻起,高承业就发誓他一定要报仇。为了活下去,高承业一个曾经的大少爷,特别放得下身段。
他家业被霸占后,高承业给人当过账房先生,跑堂小二,被仇家搅黄了工作之后。他还去给人擦过皮鞋,拉过黄包车,街上摆摊给人代写过书信,那时候不论什么脏活累活,只有有钱,高承业都不挑。
可是,打压高承业的人太多了。高承业每天辛苦的风里来雨里去,赚的钱却少的可怜。他赚的那块八毛的散票,连他自己都养不活,又怎么能养活刚出生的高义?
在高义生病,他没钱医治之后,高承业抱着孩子去了柳玉兰家。
当时柳玉兰的情况也不好。
柳父在1947年捐了诺大的家产,本来是指望我党胜利,他跟着喝汤的。谁知道他命不好,正好死在了建国的那一年。
柳父去的突然,他又没有儿子,只有柳玉兰这么一个独生的,娇生惯养的女儿。那时候女性觉醒意识还不强,没人看好柳玉兰。
柳家的亲朋旧故和仇人们,都摩拳擦掌的准备各显神通,娶了柳玉兰,吞了柳家的家底。
可柳玉兰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她表面上是一个美的不可方物的弱女子,但她在商场上拼杀的那股狠劲,却让久经沙场的老狐狸们,都自愧不如。
他们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会害怕柳玉兰这样娇滴滴的小姑娘。
那些想踩着柳玉兰的肩膀往上爬的人,最后都摔的很惨。其中柳玉兰那个娃娃亲的未婚夫最惨。
那个小子想对柳玉兰骗身骗心,最后被柳玉兰反杀,虐到连夜跑去国外,从此再没回来。
因为柳玉兰实在是太凶残,一时间打她主意的人,开始望而却步。等柳玉兰放话说她不嫁人,只招赘后,敢招惹柳玉兰的男人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