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
如今,一个地龙翻身,原本的担心就显得多余了。
六王子和十一王子全部殒命,那其他的兵卒怕是损耗也不少。
孔天雄外表粗犷,可却是个粗中有细的,他当下提醒道:“武阳城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如今城里受灾的人肯定会寻求出路,要小心他们会引起的动荡!”
“不会吧!现在谁不知道九察被咱们给占了,他们就算是找出路也不会放着高柳不去来九察吧!”马文进有些不信。
严际中:“孔都尉担心的有理,十一王子他们带走的人总不会都死光了,他们的亲人还在这里,遇到了危险,第一时间去找自己亲人是本性。”
“他们若是真的往九察这边来,若是不将他们收服了,岂不可惜?”说这话的是马寻。
马寻的话将众人的思路引到了另一个方向,他们北地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开荒种田、养马牧羊、修路建房,哪儿哪儿都需要人,要是真有人逃到了这边,那就是送上门来的劳动力,轻易放过确实可惜。
众人各抒己见,已经开始争论九察和武阳的百姓大兵要怎样分配的问题了,等到声音渐消,这才发现适才将军一直未出声。
他们将目光投注在燕北梧的身上,不管他们是何想法,最后总要将军拍板才是。
燕北梧:“马寻你把手底下的人安排一下,一部分继续做城内的宣传,剩下的带到武阳通往九察的必经之地。高梵天带兵配合,以作震慑。”
“若是有人从武阳过来,就告诉他们,若是想要进城,以后就要归顺燕北军,并且要让他们签下契书。”
“如果城中有百姓的亲人此前开拔武阳,可以允许他们一起跟着过去!”
此话一出,大家都暗赞将军英明。
所谓契书,实则是一份劳务合同,最少的也有十年之久。
有了这样一份契书在,十年后,那些人怕是已经成为了北地的一份子,哪里还会惦记着原本是哪里的!?
如此这般,在武阳通往九察的必经之路上,竖起了一个个小茶棚,茶棚里燃着便携的行军炉,为这凛凛寒冬增添了一丝暖意。
只是茶棚外却有一列精兵,看着就让人望而却步,再细瞧,那些精兵身前还有百姓在那儿探头探脑地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