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谋划鲁西
其次周卫国看重聊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里的老百姓革命积极性很好,他们很乐意帮助八路军打鬼子。主要原因是民国中后期,由于军阀混战以及日军人侵,他们给聊城的农工商各业造成了极大破坏的同时,也培养了聊城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历史上,1937年“七七事变”后,聊城便成为抗日的前沿。据战后相关资料的统计,从这个时候开始,单单在聊城及其周围地区活动的抗日武装就足有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0余次,保卫收复了大片国土,在这个过程中,聊城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聊城人民踊跃参军,有的是参加了八路军,也有的是参加了国军,毕竟在冀南一带也有大量的国军活动,短短几年间,参加国共双方的抗日部队的人数超过了十五万人,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兵力资源,这也正是周卫国所看重的。
也就是说,如果周卫国能在鲁西站稳脚跟,这15万兵力资源都是他的。而有了这这15万人,加上山东其他地方的部队,周卫国有信心彻底将小鬼子赶出山东。
而且周卫国也知道,解放战争时期聊城就是解放军的后方基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强渡黄河之际,当时聊城就有万人参军人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淮海战役、渡江南下作战中,大量的民众组织运输队、担架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其中人数最多的就是聊城人。
用时下的一句话说,聊城就是一块充满了革命的热土!只要组织合理,领导得当,这里大有可为!
甚至于周卫国也相信,如果谋划好了,单单聊城一地就能拉起一支足以震撼日伪军的抗日雄师。
不过现在周卫国所部缺乏兵力,更缺乏情报支持,所以暂时还不能直接前往聊城发展,只能背靠着鲁西南军分区,就在这小小的梁山站稳脚跟。
这梁山也是个有名的地方,提起梁山大家首先想起来的便是水泊梁山108将,没错,这个梁山就是水浒传中的那个梁山,只不过现在水泊已经干涸了,不然周卫国真的可以重现梁山好汉的风采。
虽说没办法像宋江晁盖那样在梁山上拉杆子,立替天行道大旗,但是这里依旧是打鬼子的好地方。
梁山位于鲁西南,处于山东省的泰安、济宁、菏泽和河南省的濮阳四地市交界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
既然安顿下来了,那么接下来就因该开张了,不然时间上可能就会有些抓襟见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