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夜访严东明
吴楚之笑着摇摇头,“严伯伯,您错了,我不是看重您的官员身份。我是希望您能辞职出来,加入果核公司。”
说罢,他顿了顿,继续说着,“严伯伯,我们先抛开意愿不谈,来分析分析您的优势。”
严东明讶然失笑,戏谑的说道,“行,你分析分析。”
他着实看不出来自己有什么优势。
恐怕,自己的政治人脉,才是优势吧。
严东明神色,吴楚之不是不懂。
官员下海,我们更多会关注原职位给他提供的资源,但很少思考原职位对他的要求,也很少留意他自身的特质。
这一点,在现在不仅仅是一般人认识不到,就连很多官员也认识不到。
比如丁磊加盟乐视超级汽车,济宁府知府梅永红去华大基因……
围绕辞职官员和商业机构的得失,最常见的观点是:官员提供体制内人脉,企业提供市场化高薪。
在这个逻辑里,辞职的官员往往被默认为是游离于企业日常经营体系之外的“座上客”。能做的,也就是打打招呼、通通关节之类“刷脸”的活儿。
但公平地讲,这些下海官员,就凭这获得了企业的高管职位?
企业对其期许,真的是“看客+说客”吗?
事实未必是如此。
衙门里面的官员,具备一些普通人没有的特质。
而且,经过三生三世的锤炼,吴楚之此刻挖严东明,是因为他发现华国衙门的管理体系,实际上是全世界最好的公司管理体系。
‘学而优则仕’、‘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让衙门里面的高素质人才人满为患。
吴楚之直接了当的说着,“您曾经主政过地方,而且成绩显着。说您不懂经济?那完全是胡说八道。
宦海沉浮多年,说您不懂管理?恐怕,从管人的角度来说,绝大多数的企业家都不如您在行。”
严东明着实有点愣住了,“可是我不懂企业管理啊,我也不懂你这个IT行业,你刚刚说的一些名词,我以前听都没听说过。
小吴,伯伯先不说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你这个想法草率了。”
吴楚之递过去一支烟,给严东明护着火点燃后,笑着问道,“严伯伯,您觉得企业管理是什么?”
严东明没有急着回答吴楚之的提问,而是聚精会神的看着他。
他知道,吴楚之并不是想听他的答桉,而是用设问的方式,树立一个问题。
当年,他给这小子解惑的时候,也经常这么做。
果不其然,吴楚之自问自答起来,“所有企业,经营体的管理对象无非涉及四个主要方面:人、财、物、产品。
这也就是企业运营需要管理的四条主线。
我们抛开产品不谈,这是不是和衙门一把手的人财物三权是匹配的。”
严东明笑了笑,“有点新鲜。”
吴楚之双手一摊,“我给您举几个例子,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