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
这年头七八百万一年的代言人好找,要找七八十块一小时的阿姨却不容易。总算有一个阿姨没在发现这俩男人是同性恋时落荒而逃,方馥浓怕把这来之不易的阿姨给吓跑,所以只提了一个要求:炒菜多放糖。
一旁的战逸非朝卧室方向望了一眼,然后一脸平静地补充道:床单得勤换。
-番外二完-
《公关先生》后记:走哪儿哪儿喧嚣
《公关先生》完结近一个月,波澜频起,非议不少,原本想着一笑而过,直到昨天看见一篇相当出彩的长评,方才醍醐灌顶,觉得可能有必要就一些误解说些什么。
钱是这篇文的线索,是载体,但绝不是目标,不是立意。
涉及化妆品行业与金融行业的部分力求真实,撇开攻受间基情满满的互动,文章大半内容取材自真人真事,当然一句“真事儿”并不是洗白文章、洗白人物的借口,我真正想解释的,是囫囵吞枣的网文阅读模式可能会让大伙儿产生误解的地方。
作为全文的灵魂角色,方馥浓的名字取自一声“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可惜母亲临死前的寄语他只做到了一半,聪俊而勤勉,却并不是个好人。他投机于商场,游戏于花丛,对此我从没给过赞许的、正面的评价,借许多书中人物之口都说过“方馥浓是小人”,他在商场上的所作所为在我眼里是小人之为,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方馥浓不是乔峰郭靖,虽无大正大义,却也不是大奸大邪。他至多只是个孩子气的黄药师或者欧阳锋,有的时候坏得让人牙痒,有的时候又好得令人花痴。
他授人以渔,挽救濒临倒闭的京剧剧团,分文不取;他一诺千金,承担下数千工人的生计问题,让丧失劳动力的残疾工人也有枝可栖……
大多数人可能看到了方馥浓的八面玲珑与无所不能,却忽视了他的能力除了来自于天生聪明,更来自于他的好学不倦——
他看见新的事物就想接触,看见新的知识就想掌握……
他说,我忘记了上一次睡觉超过四个小时是什么时候,一天二十四小时对我来说太少了……
他说,我不想成为传奇,成为一个好故事就行。开头生动、过程跌宕、在结局不太烂的情况下,高潮迭起……
同是一辈子,可以肆无忌惮轰轰烈烈,可以墨守成规平平淡淡;同是一个人,有些人满足于衣食无虞,有些人止步于豪商巨贾。人各有志,无可指责,但作者借方馥浓这个人物诠释的绝非“拜金主义”,而是“永远在路上的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