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少不了继承人王们的一贯传统;什么来世?道爷我求长生的
不然岂不是白成仙了?
修道之人成仙是为了什么,或许是为了长生不死,也可能是为了逍遥于三界,但基本上是不可能为了上天去当官儿。
否则,跟在人间朝廷里当官又有什么区别?
神仙神仙,其实在天庭之中,反而没有太多的仙人。
而天庭的几位大天师,其实在天庭之中的地位,也颇为超然很多时候,就连玉帝也节制不到他们,就好比许天师,还是三藏师徒西行的时候,找了一个清理当年遗留下的妖患的差事下界,结果现在三藏圣佛都自证如来十多年了,许天师还在人间游历,并没上天述职的打算。
玉帝也只当是看不见,不回来就不回来了反正这他们牛鼻子老道,对他这个玉帝一向也都是阳奉阴违,当年若非老君出面让他们几个加入天庭,他们恐怕看都不看天庭一眼。
许天师对玉帝已经算是客气的了,玉帝有诏,他还过来听听看.张道陵张天师,才是主打一个听调不听宣可以说,自从杨戬开了这个先河之后,天庭之中不少有能力的大仙大神,几乎都是类似的态度,即便是没有像杨戬一样,在明面上说出来.可基本上也都是这个意思。
如灵山的佛祖、南海的观音,其实都在天庭之中挂职.还有比玉帝低半级的天庭六御中的其余五位大帝.再就是武当山的九天荡魔祖师.这些人物寻常时候当然就是在自己的道场。
如果玉帝不识趣,非要隔山差五的把人宣上凌霄宝殿来上朝那就不要怪折损了你三界至尊的威严了。
当然了,如果只是正常的宣调,他们也不会跟玉帝故意闹别扭.双方只要面子上都过得去,维持一个表面默契,那就足够了。
三界之中,各教的理念,其实都非常有自身的特色。
就好比在修行之道上,即便是如今的儒家已经创出了“浩然正气”,但其核心依旧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门则是修寂灭,讲求一个今生受苦,来世享福。
而道家才是最“利己”的——
来世?什么来世?道爷我求长生的,没有来世,当然要今生逍遥自在。
故而在远古以及上古时候,张果老在路过某座仙山的时候,经常就会听到一声惊天动地的震雷,然后便见一修士出关,大笑曰:哈哈哈哈——,吾道成矣!
这样的景象,恐怕在别教是万万见不到的。
故而许敬宗主动同自己交好的原故,张果老也能盘算出些味道来,无非就是见到自身在朝堂无望上进,想要学淮南王刘安,百日飞升,得道成仙。
在三十年前,寻常人想要得道成仙.还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现在的大唐,修行之妙其实已经不是什么隐秘,甚至因为修行者的兴起,让原本的江湖.也渐渐变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