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烧山
众军士在屋内仔细搜查,一名军士道:“快看,有字。”原来靠床头的墙上,潦草地写有四个血字:“礼弥总部。”
张训脸色顿变,道:“原来是礼弥教妖人。我多次围剿礼弥教,但礼弥教行动隐密,磁州总坛设在炉烽山内,炉烽山峰险林密,磁州军多次围攻都被他们逃脱,见赵英所留字,应是指炉烽山磁州总坛,只怕是赵英没有写完,就有人进来。”
“厨房内水还温,衣服、被子散落地上,说明礼弥教才走不久,而且走得匆忙,礼弥教能够迅速知道使君的一举一动,定是有内应。现在,张使君宜按兵不动,迷惑妖人。我派遣黑雕军精锐立刻奔袭炉烽山老巢,打妖人一个出其不意。”
侯云策带着磁州军向导,连忙回营,调集兵马,直奔炉烽山。
礼弥教磁州圣使本是官员,在大侯王朝获罪后流落江湖,成为礼弥教在磁州圣使。他为人狡猾多疑,千方百计安插亲信在磁州府上。他还在磁州买了三处院子,两个院子在城内,分别在磁州官衙和军营旁边,用来观察官府动向,另一个则在城外偏僻处。
当磁州官衙内出动大批差人紧急查找“两棵古树的院子”时,立即有人报信给磁州圣使。因为赵英身份特殊,磁州圣使极为警惕,见官府查找“两棵古树的院子”,知事败,急忙杀死赵英使女,坐上马车,带着赵英连忙回炉烽山总坛。
而墙上四个字正是赵英所留,当时赵英正在睡觉,一个中年女子在屋内陪伴。另一个女子进来时,只道赵英未醒,压低声音道:“快回总坛。”赵英听到此语,趁其不备,再咬破手指,在墙上写下四字,只盼有人见到。
侯云策带了前锋营骑军一刻不停,直奔炉烽山。磁州圣使回到总坛不久,行军速度很快的黑雕军也前脚跟后来腿赶到了炉烽山。
磁州圣使本想把总坛钱财、名册等重要事物取出后,率众暂时离开总坛。他没有想到官军来得如此之快,自己居然被堵在山上。
磁州圣使见无法逃离,便下令总坛五十多个信徒,占据险要之地,把官军挡在山下。
炉烽山主峰实是两座相距很近的山峰,总坛分设在两座山峰上,圣使有时住左峰,有时住右峰,并不固定。磁州圣使此次回的是左炉烽山,左、右炉烽山的后山虽不甚高,均是陡峭悬崖,从未有人翻越。磁州圣使准备了很多结实的绳索,放在炉峰顶,在最危急之时,可放绳索从后山断崖处逃生。
侯云策来到炉峰山下,观察地形之后,便让虎营围住左炉烽山,狼营围住右炉烽山,狮营校尉王青水则率军到两山之后山。虎营和狼营是正面强攻,吸引礼弥信徒。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将是狮营,狮营多敏捷之辈,正好精于攀山偷袭。
左炉烽上山之路极为险要,有一段路特别陡峭,只能容一人勉强通过,可谓“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礼弥信徒在此据守。虎营在正面强攻时,伤了七个军士,而对方未伤毫发。虎营指挥使李亮吃亏之后,命令集中弩箭猛射。礼弥信徒后退到弩箭死角,虎营军士想硬闯,被一阵乱石、滚木砸下,又伤了数人。
侯云策担心攻得太急,礼弥信徒会对赵英不利,便下令停止进攻,紧紧围住左炉烽山。
侯云策收到了从山上射下的一封信:“赵英乃千金之躯,将军若想保得赵英安全,请让出一条道,我等出山后,自会送赵英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