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罗马的涅盘 > 第三十一章 大希腊——意外之外

第三十一章 大希腊——意外之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乔万尼·朱斯蒂尼亚尼给出的色雷斯一侧的攻防计划较为简单。奥斯曼人在西色雷斯的守备力量主要是三千人的常备部队。这些部队的战斗能力并没有那么强悍,能起到的只是最低的阻碍作用。帝**队需要的,是通过围城,而非强攻,来吸引奥斯曼人对色雷斯一侧的注意力,而约翰与索菲雅的凤凰军团要做的,就是配合其他部队,对来自埃迪尔内的援军,视数量不同,作出相应的处理。即伏击歼灭、拦截或拖延。

而帝国志在必得的萨洛尼卡,则是这次行动的关键。只要埃迪尔内的援军分兵去防守色雷斯,那么,只要拖住援军的脚步,帝国就会有充足的时间来发兵夺取整个大希腊。整个伊庇鲁斯、摩里亚、亚该亚、雅典与底比斯的军队将尽数集结,因此,这个计划有很大的搏命的味道。

或许这就是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性格。不破不立,的确是现在帝国最好的写照。

为了尽量避免与埃迪尔内援军正面交锋,这一次战斗,帝国的军队将破天荒地在大希腊采取强攻的姿态。虽然这会对兵力造成极大的损耗,但一旦奥斯曼援军抵达,那么只会留下更多帝国士兵的尸体。

君士坦丁在皇宫中坐立不安地等待了两天,终于先后等来了拉提乌斯与托马斯的回信。如今科林斯地峡两岸都掌控在帝国手中,奥斯曼军队对希腊地区的掌控力度十分薄弱,无法提前预知帝**队的动向。而对色雷斯的进攻,也只在御前会议的讨论中进行,直到出发前一刻才会通知士兵。因此这场战争的开始,将会是东帝国率先发动的突袭。

按照君士坦丁十一世的话来说,自奥斯曼人踏过帝国领土的那一刻开始,帝国与奥斯曼人,就永远不会停战,大希腊只是起点,自英吉利海峡对岸的伦敦城,到地中海对岸的亚历山大港,终将重新插上罗马的王旗。

也因为这段战前的演说,在君士坦丁堡城中,这位皇帝,被他的臣民们冠上了“巴尔干光复者”的头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