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消停
即便是考中了,也要熬资历,经过很长时间才有可能进入朝廷中央,等他们凭政绩进入中央的时候,利益早被分割完毕,黄花菜都凉了。
为了脸面也好,为了利益也罢,各朝遗臣都不愿意等,他们想以最快的方式进入朝堂。
进入朝堂的快方式,自然是有的,却不是什么正经路子。
欲行非常之事,就要有非凡的魄力与手段。
杨宪胡惟庸靠举报李善长谋反,进入了严嵩掌管的都察院,这就给了各朝遗臣一个很好的提示。
进入中央朝堂,能有什么比立功更快捷的方式。
要立功,就要有事情可作为跳板,没有事情,就去搞事情。
各朝遗臣不愧是久经官场之辈,行动力那是没得说,很快就把搞事的目标对准了朱厚照的便宜弟弟安王。
安王眼高手低,且对朱厚照不满已久,是一个很好利用的棋子。
各朝遗臣的计划很简单,怂恿安王造反,然后他们再把安王卖了,进入朝堂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跟着安王一条路黑到底,推翻朱厚照这个他们眼中的暴君,各朝遗臣压根想都没想过。
强如太祖洪武皇帝,太宗永乐皇帝,都败给了朱厚照,区区一个安王,焉能翻得了天。
安王,只能给他们充当往上爬的垫脚石,用完了就赶紧扔掉,免得惹上一身骚。
各朝遗臣找到安王,表明愿意支持安王,这可把安王激动坏了,愚蠢的脑子再度发挥作用,当即与各朝遗臣混在了一起。
但安王还没愚蠢到无药可救的程度,也知道自己斗不过朱厚照,便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先想办法搞垮太子朱启元,让他成为皇太弟,等朱厚照退位,他便能名正言顺继位,届时,莫说是进入朝堂,就是把内阁六部的重要官位任各朝遗臣随意挑选都没问题。
安王这一波反向操作惊呆了各朝遗臣,却也让各朝遗臣心动不已,能当朝廷响当当的大官,为什么还要去谋划着当小卒子。
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各朝遗臣彻底与安王勾结在了一起,不就是搞垮朱启元嘛,干了!
斗不过朱厚照,难道还扳不倒你个黄口小儿。
各朝遗臣那是相当自信,觉得以自己纵横官场数千年的超高手段,要搞垮朱启元不过是牛刀小试,毫不费力。
皇权与相权,皇帝与太子,天然就有着不可磨灭的隔阂,只要利用好了这一层隔阂,皇帝,太子,亦不过是掌中玩物而已。
各朝遗臣紧紧抓住这一点,四处散播谣言,说是太子勾结金吾前卫指挥使苏定方,欲行玄武门之变,逼迫皇帝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