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而府里面那些庶女们却惨了,这几天被姜氏折腾的灰头土脸的,大冷天让在外面跪着,一跪就是好几个时辰,没两天几个庶女就都被折腾病了。姜氏又拐弯抹角的骂几个庶女不孝,故意装病逃避侍疾,愣是罚这些庶女们抄孝经。
对冯侧妃那边也是诸多挑剔,可惜冯侧妃跟姜氏斗争经验丰富,哪怕把姜氏气个半死,冯侧妃也能做的滴水不漏,让姜氏明面上挑不出毛病来。这么一来,姜氏更加怄气,折腾不了冯侧妃,就开始折腾府里面的下人。
总之,王府最近非常热闹。
今天正好万俟景淳沐休,又没有去神策营,就被姜氏逮到机会过来叫人来了。
打发走来人,又处理了几件事情,万俟景淳这才往外走,“可知道母妃叫我过去是什么事情?”难道也是想让他罚跪?呵,她要是再敢折腾他,别怪他不念亲情。他不能明面上对姜氏如何,收拾靖国公府的那些人却行。
反正,从小到大,靖国公府的那些所谓的兄弟们也没给过他好脸色!
长禄在这几个小厮里面最为机灵,长得又圆头圆脸的颇为讨喜,一进府就和府里的丫鬟婆子们打成一片,打听消息什么的最为拿手。平日没事的时候,就跟长安一起跟在万俟景淳身边伺候。
现在见万俟景淳问,忙道,“属下听说,是姨太太带着表小姐过来了。”这个姨太太指的是姜氏的同胞妹妹小姜氏。
小姜氏早年间嫁给了进京科考的梅州学子许公良。许家乃是梅州大族,也是书香传家,历代都有举人进士诞生。虽然这些人中官位最高的也不过官至三品,其余大多数都是五六品这样的小官。但架不住族里面当官的人多,时代积累下来,不但书香世家的名头很盛,在官场上也经营了不少的人脉。而许公良正是出自许家嫡枝。若非如此,凭着许公良当年二甲第十的名次也娶不到国公府的嫡女。
在靖国公府和许家的运作下,许公良这些年官场上过的顺风顺水,朝廷规定,官员不允许在祖籍之地当官,许公良却被调派到梅州,现任梅州正四品知府,这也算是朝廷的恩典,据说还是托了忠勇王府的福。
为此,哪怕相隔千里,许家和忠勇王府也时常书信走动,并没有生疏了。
小姜氏早年间对万俟景淳还可以,后来无意中得知姜氏对万俟景淳十分不喜之后,小姜氏也就厌屋及乌,对万俟景淳视而不见,只把世子万俟景润当亲外甥看,后来有了万俟景淞,又疼万俟景淞。
总之,小姜氏是坚定的追随胞姐姜氏的步调,喜欢姜氏所喜欢的,厌恶姜氏所厌恶的。
年前回京后,小姜氏过来忠勇王府也只见了姜氏,并没有见万俟景淳。后来发生了那么多事情后,小姜氏更加不待见万俟景淳了,觉得万俟景淳就是个祸头子,要不是他,皇上至于整治靖国公府么?靖国公府可是她娘家,是她的倚仗,靖国公府倒霉,她这个出嫁女也跟着遭殃,更何况连姜氏也被夺了管家权!
小姜氏简直跟姜氏一样厌恶万俟景淳了。
万俟景淳窥不透小姜氏的想法,却知道自己不受待见。
现在小姜氏和姜氏两个姐妹亲亲热热的说话,却把他这个不受待见的叫过去,难不成,小姜氏是想替姜氏教训他?毕竟小姜氏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当姜氏的爪牙。
万俟景淳心里面猜测着,想了想,把碧玉碧玺叫过来带着,去了沁心斋。
沁心斋里,姜氏满目慈爱的看着小姜氏之女许珊珊,“珊儿姐以后没事多来姨母这边坐坐,姨母就喜欢看见你们这些鲜亮的小姑娘。”说着,就想起姜芸,神色一变,满眼心疼担忧,“可怜我的芸儿姐,现在还不定怎么受罪了!”
许珊珊忙道,“姨母不必担忧,芸表姐在府里面挺好的,有外祖父和外祖母照看着,宫里面来的那个老虔婆不敢把芸表姐如何。要是让芸表姐知道您为她忧心,芸表姐又该难过了。”侧过脸去,眼底飞快的闪过一抹嫉恨,又是姜芸!在国公府里面姜芸受宠也就算了,凭什么连姨母都这么惦记心疼她?!论起来,她娘跟姨母的血缘一点都不比姜芸差,她母亲可是姨母的胞妹呢!
她本来听了母亲的劝告,知道不能得罪姜芸,谁知道姜芸脾气那么不堪,整天颐指气使的看她跟看那些低贱的庶女一样。她在梅州时也是天之骄女,走到哪儿不是被人捧着,偏那个姜芸把她当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