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0297 历史
这里日出与日落的具体时间点会在每一年内规律变化:夏季白天长、日出早,冬季白天短、日落早。于是夏季的工作任务更重,娱乐活动也更丰富,冬季则不管人们乐不乐意都得大量睡觉。
有研究表明,光灾之后人体的激素已经明显呈现出了季节性。夏季需要的睡眠时间显著短于冬季,对恋爱的兴趣也是夏季显著强于冬季,春秋则属于过渡期。
此情绪场内勉强还算存在春秋季,但非常短,两个季节加起来不到一个月,而夏冬两季则平分了剩下的十一个月。
对秉逍和岳觅厚最大的噩耗是,他们往常在生活类情绪场中几乎无往不利的厨艺在这个暂时看不出迫切致命危险、也可归入生活类的情绪场里好像完全派不上用场。
这里的食水本质上都是光能——对,水,也是——原住民需要做的只是将光能固化到特定的材料中,而这个“特定材料”主要就是指此星球上堪称无穷无尽的沙子。
沙子与光能以某一种方式结合,便能得到食物类的胶状物,满足生物对营养的需求、不会饥饿。
沙子与光能以另一种方式结合,则能得到水类的胶状物,补充生物所需的水分、让生物不渴。
沙子与光能以其他方式结合还能得到布料、纸张、清洁胶、建材等东西。
可以说灾后基地的建立全部都是围绕着“沙子与光能的结合”进行的。
每多研究出一种结合方式,生物的生存条件便会更好几分。
“结合方式”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面,其中也涉及到了一些辅助材料的运用,包括添加入人血、植物叶子、兽毛等,也包括对结合温度、压力等的控制,还包括让生物吞下沙子后到阳光下暴晒,即让生物成为加工工具。
研究发现,生物类材料添加得越少,成品效果越好。生物似乎更容易消耗光能,而不太适合辅助利用光能制造产品。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光灾之后的种植业、畜牧业严重退化,一度几近消失,毕竟人类不再需要吃它们,也不再需要利用它们制造东西。
后来还是因为发现动植物中能一定比例地出现智慧生物,于是为了团结那些智慧生物,才找回了些养动植物的技术。
但养的规模一直不大,因为人类本身的存在规模便已经很小。
现在看来人类靠着沙子和光能似乎可以做到一切,这两样东西仿佛是人类取之不尽的宝藏,且加工机器完善后,这两样宝藏使用起来似乎非常简单、方便,可是,在发现利用这宝藏的技巧之前,人类走了太多的弯路。
从发现利用技巧,到技巧稳定地被全世界使用,则伴随着更多的弯路。
弯路与弯路的不断蔓延,导致全世界的所有生物几近毁灭,以至于显得沙子与光能的好用都仿佛是一种恶劣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