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虞归尘看得一怔,再看那旁边立有一阿罗汉,端详片刻,对成去非道:“伯渊,你说这阿罗汉的神qíng,是悲是喜?是哀是乐?”
果真,成去非顺势望去,竟是第一回发觉阿罗汉的神qíng如此莫测,那似悲还喜,似哀还乐的模样,当真让人恍惚分不清楚,而那两旁木板书写的偈语随之映入眼帘: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这世上的事许真无缘由,真无结果,不过只有个结局罢了。而众生的这一世,是茧,是蝶,不到最后一刻谁人又能知晓?
两人侍立一处,静观片刻,再也无话,直到踩着那一地落叶出来时,虞归尘仰面看了看这萧萧秋色,背对着成去非,突兀地道了一句:
“他已经老了,伯渊。”
时空仿佛都就此凝滞,成去非闻言那执鞭的手底一慢,还是抚上了骏马的两边鬃毛:“静斋,你都知晓了是么?”
虞归尘转身失力一笑,未置可否,静静跨上马背,道:“伯渊,你说,我们老了会是什么样子?”
成去非尚未上马,仰首看着他面上那处青紫,淡淡笑道:“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为难。”
同父亲几乎如出一辙却又南辕北辙的一句言辞,听得虞归尘一下愣住做不得声,定定看成去非半晌,终释然地露出一抹真正的、纯粹的、如玉无锋的温润笑意。
第252章
就在群臣以为东堂一事主谋者身死,该抄家,该流放,该裁撤,一一皆已按司法程序走至尽头,此役也该真正结束之际时,天子忽正式下诏书:
迁骠骑将军为大司马,进封郑国公,领扬州牧,加封侍中、葆鼓chuī,加班剑十人,都督中外诸军事,假huáng钺。
另于大司马府单设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
至此,国朝纵少设丞相一职,当下乌衣巷成去非已俨然丞相身份,qiáng将权臣是为一身,功名业已不在其父之下,功名业已不在开国以来所有人臣之下。
何以天子在短短几日之内,便圣心已决,如此鲜明赐下封赏,自引得私议沸腾,然这一切并不难猜测,建康北面门户徐州府兵之权渐落由成去非亲自提拔任命的几位流民帅之手,建康西南门户豫州治所姑孰,则由同为武将出身立名,可算昔日太傅同袍的周氏一族人出镇经营,在此次事件中所起暧昧不明功效,足以让人联翩浮想;至于西北局势,更不在话下,放眼四海,几大名州大郡,独剩上游荆州,不过以乌衣巷大公子之魄力之手段,荆州已全然不可惧,日后落入其一手掌控之中,仿佛也只剩时日问题而已。
乌衣巷大公子的权势,在天下人眼中,显然已达巅峰,文录尚书事,武开府治事,文武大权皆集于一身,势必要打破国朝百年来政出多门局势,这般震主之威,时人不能不满腹忧虑,仿佛移天换日就在下一刻,庙堂之上,合该有谔谔之臣,来一阻乌衣巷大公子或显或隐的等夷之志。
而寄予厚望者,无非同为录尚书事的两大重臣——大司徒中书令耳。
就在时人慨叹中书令尚多病不济,唯大司徒可期之际,二十一日朝会,成去非在没有任何预兆之下,忽以雷霆之势连上三疏复劾大司徒虞仲素。
如此严峻qíng态,于国朝尚属首例,即便是已白发萧然德隆望尊的大司徒,于此刻,也只能去冠俯偻趋出,立于朝堂待罪。百官只道仆she之死当足显四姓内讧之惨烈,一切当再无波澜可起时,不想突然又冒出这等一样震天动地的事qíng来,一时错愕到无可再说的田地。虞氏同成氏素来亲厚,且大尚书同大公子自少年初相识便倾盖如故,乃当是时江左人人共知佳话,更有今日姻亲之由,成去非却在眼下风渐平làng渐稳的当口,重新掀起惊天的风làng来,众人实在无从猜测一二。
成去非持笏冷冷道:“臣参劾大司徒虞仲素私铸兵器、私匿僧侣暗通罪人顾曙共图窃国之罪,貌似忠良,实包祸心,凡此逆迹,昭然在人耳目,臣伏乞圣天子敕三司严讯,以正国法,用消隐忧。”
话音句句入耳,听得虞归尘阵阵目眩,只觉自身仿若一叶孤舟,dàng于大江,任由其势带自己不知前往何方。群臣的目光已投she到他身上,大尚书如纸苍白的脸色虽为人所窥,然他手中的笏板纹风不动,众人不忘暗叹即便如此qíng境之下,大尚书还有这般定力,实在可叹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