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送行的人各有各的感激各有各的心肠,一时间,这送官亭里的气氛就达到了定王都受不了的程度了,讳暗yīn沉,yù语还休的样子。
“走啦,又不是再也见不到了!”
带头纵马起身。夏晴也侧身上马,贞娘紧跟在后面,几大护卫队长前后簇拥着,一辆古记绿油车围的两乘官车,两辆清油车跟在后面,再是五辆大骡车拉着满满的大箱子,cha着郡主府的旗子,顺着官道奔南而去。
渐渐的,顺着路转了个弯,一行人就看不到身影了,送官亭边,石夫人带头,玉夫人主导,哇的一声,女眷们都失声哭了起来。七位婶子轻易不会落泪的,这时候也俱都哭得那叫一个柔弱无依……叔伯们头皮俱麻了,难道这个决定是错的?但是……,七位婶子们回去后,什么都没有说。除了时常会呆罢了。
……时间一晃就是十多天后了。
夏晴这一行,自然不快,护卫们倒是可以日奔八百里,但主子不行,遇到村镇县府,都要招地方上的主官来问问qíng况,还让手下真的查着田。郡主这一路慢慢的查着田,定王也不急不燥,陪在一边,哪里风光好呢,他就奔哪里去了,哪里桃花艳梨花白,他一定在哪里流连往返。而郡主就安安生生的查着田……两人这一路上不时的分开几天,可不远处又悄然而聚……
郡主的行程,想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派出去的人天天都往京城里报着,但是定王什么的一点也不清楚自己的一切行踪都被人瞧在眼里了。仍然就那么逍逍遥遥的一路行去。京城里的好几位都放宽了心胸,果然是皇上太过于想要军粮了,以为这小丫头能gān点什么一样,她那师傅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让这大金国突然就丰收吧?丰收了也好啊,反正是人都要吃粮食的。
离着金朝京城有点远的东边,南昆山以东有个大府,叫东江府,这里民风刁悍,百姓素以悍不畏死闻名,但百姓偏又十分富裕,如今归属为安泰省,这个地方地势险恶,一座南昆山卡断了京城同东江府之间的官路,大金国靠海这片国土,以东江府最为紧要,不光是从商贸还是人口这些方面论,只说东江府这地理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知府这个位置一直是个肥差,如今的知府郑树仁,他在这位子上坐了九年了,正经是个进士出身,写得一手好字,而且文采出众,写的秦折什么的,那叫一个光溜水滑,由先皇手里起,就经常被圣上赞扬,可惜,官运不怎么好,能够上升的位置有空了,他要不就是刚领了新差,要不就是还没到述职的时间,一直轮不到他往上走两步,同年都替他着急,座师也十分cao心,但他在这东江府却gān得十分卖力,实为天下文官清廉为官的凯模。
这天,东江府里,来了个小公子,住进了府城最大的客栈《福聚楼》。
这个消息马上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了。当然了,按规矩,亲自过问这事qíng的并不是他,而是他手下的师爷,他为官与别人不一样,他光幕僚及师爷就得有二十多人,各司其职,专一有一个师爷管着进出府城的各种人士,每天任务繁杂,这个郭三师爷手下光书办就能有五人之多,城门口分三班有人专守着,进出人口,凡是有点张扬的,都会被查个底掉,还有暗丁专门盯着每天你做了些什么,见了什么人,吃了什么饭,所有人事都由暗丁们汇报到书办处,按人归集,再往上汇集到郭师爷处……这么说吧,一个人进了城门,只要受到怀疑,得了关注,一个时辰里,他的简明qíng况就能摆到知府大人的桌子上。
第459章东江府
要做到消息如此快的传递,可见知府衙门每天整理消息的量有多大。但是这个以郑知府为的机器,运转良好,智慧无双的郑知府坐在中间,辖下所管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一个府城上上下下固若金汤。百姓们那都知道郑知府爱民如子。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所以,郑知府为东江府的百姓们想得就非常的长远,一切都为了百姓,百姓也都只知道郑知府,年纪小些的,笨些的,都不知道现今天子已经换了,大金国的国姓是金姓……唯有一听郑字就肃然起敬!
这时候,一位守西门的暗丁陈三东正在汇报着自己盯到的一个消息。
“……这位小公子姓木,人就长得一般,可护卫的人马不一般,那就是个兵qiáng马壮的,虽然是黑色细棉布的衬衫,可这软皮甲是全甲就做不得假。小公子一身的胡服打扮,料子看着寻常,手是个散的,才到了地头,房里那是一溜的上房全订了。”这可要不少银子呢。《福聚楼》的上房那可不是好住的,那不单得有银子,还得会花银子,太地主老财了不行,那地界,有银子你也得花得像个样子,才算是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