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话说,当爹真不容易,养大儿子不算了,还得替儿子收拾残局!
石老尚书完全忘记了,他派出影卫来杀夏晴的事qíng了。’那不是不知道么!再说也没杀成,自己还损失了不少好手;’对宫里的淑妃娘娘,也不是不关心了,关心是自然的,不过,再三保证了,咱们自己家的女娃,怎么也不会进宫去给娘娘你添乱,就丢开手吧!
好在淑妃娘娘听话,至少表面上给外祖父面子,表示肯定不会再生一家人杀一家人的内斗之事了,肯定丢开手,就算是真进宫了,也会一家亲!共同为家族争光!这话说得暖心暖胃的,老尚书表示喜欢,自己家的娃就是懂道理,念家!
“绝对不会进宫的,你放心!”老尚书保证,这个他肯定敢保证啦,小儿子那话就撂在哪里,就是因为怕送进宫去,所以才不愿意带回家来……几十年前的事qíng了,丢开手,老尚书也不愿意提起来。
其实,淑妃现在事qíng到了这个地步,淑妃不这么说,那就是两头得罪了,因为,这是外祖父,而那个臭丫头却是正经姓石的,玉夫人已经进宫跟她做过思想工作了,让她凡事都往好的方面去想,小舅舅一生人,都是为了他们几个侄子侄女活着,现在,好容易有点盼头了,能不能回报小舅舅一下呢?
话都说得这么白了,只能是丢开手了,其实不用娘家来说丢开手,淑妃都没jīng力来管夏晴这种麻烦人物了,现在,主要的斗争不是后宫这几个女人之间的斗争,而是这几个女人,包括太后,包括大金的许多老臣子,在同佛祖争夺皇上的战争!
第322章新的战场
表面上看来,皇上一切如旧,但实际上他不过是应卯上朝把重要的折子批了,开始把大量的权利散出来,给六部大量的自主权利,而他开始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抄写经书,诵读佛典,同几位大师的谈话,已经不再上讨论经典,讨论佛法,而是讨论:自己放弃这江山,能不能够入佛门!
吓得两位大师直喊佛祖慈悲!再三qiáng调他入佛门是绝对不可以的!
不是说众生平等的么?
佛祖成佛前,不也是王子么,他能放弃我不能?
引经据典的皇上,让两位佛家弟子头痛无比!但是,劝说不起作用了。
皇上说得顺了,有了感悟,不仅仅是过嘴说了,变成了动手,居然要自己剃了头出家算了!拼了两位佛爷的小命,这才把皇上的刀给夺了下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整个后宫随时都准备狂化中!
所以,现在大家(世家大族公伯侯之类的能经常进宫逛逛的人们),只把目光往石都统有个私生女这新闻上面转了一转,就被转移了:皇上是在闹哪样?你出家了,我们怎么办,勤政殿改成大雄宝殿么?我们大家伙全都出家念经去?
太后也顾不上什么了,把夏晴的郡主huáng册一,再把各种礼裙、凤冠往夏宅一送,总算是把心个儿媳妇的心定了下来,能够一心一意的跟着她,力往一处使,太后专心带着几个媳妇,并宗人府的宗人令,三公、三孤、内阁、六部尚书对付这个不想好好过的儿子!
郡临的状态非常的不好,对这些人的劝导置若罔闻,爱说,说;爱讲,讲,他一个人根本不理不管!该念经时念经,该打座时打座,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谁来劝也没用!
太后甚至于,专门派了她最恨的一个儿媳妇,祸害狐狸jīng皇贵妃去劝,没用!
“只要回头,咱们不提出家的事,好好当你的皇帝,管着大金这锦绣的江山,咱们就算是换皇后都好商量!”
“我一出家人,还要什么皇后,这些俗事不用来找我说,我不管了,皇后也罢,贵妃了罢,爱谁谁吧,我不管了!”
甩甩袖子走人了,李公公跟在后面……
短短的几个月,富富态态像个富家翁的李公公已经掉了二十多斤ròu!主子要出家,自己心理上受不了,身理上也受不了,太后早三餐的拿着他问,一会儿问是谁勾引的,一会儿就问是谁带害的,一会儿是今天见了谁,又说了什么,要不说是问今天有没有偷着还看佛经?
太后把皇上的佛经都给收走了,烧是没敢烧,怕对佛不敬,拿箱子锁了起来,不见这些肯定好得多!可李公公简直不想说,那佛经就像镌刻在皇上的脑海里一样,还有看吗?默写都不带打顿的!见天的你bī过来,他bī过去,还有对皇上的担忧,李公公瘦得脱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