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木封他们来,自然不是用查案的名义来,而是打着要在买木材或木雕的借口,也能让调查顺利一些。
郑明这个当地人自然想促成生意,他想起那批木材还笑了起来,“我们这的木材真不错,我给你们说个故事,上次那批木雕的材料真是可遇而不可求,那可是遇上了枯木逢chūn啊。
壶口村边上的山谷里有个地方,那的树本来都枯了,不过在几十年前一场大雨过后,这本来要枯死的树林在一夜之间又活了过来。那个chūn天树荫长得可浓密了,后来有好几处的树木长出了瘿木,就等着它们长大一些能砍下来做木雕,这次选用的就是那些树木。
枯木逢chūn是吉兆,都说这批木雕做出来也能讨个好彩头,我也见过一次成品,都是jīng品啊!”
“还有这样的好事?”木封听了更是断定那些树木有问题,“郑大叔,我们以前都没有见过,带我们去那里开开眼吧。”
第56章终于出壳的小龙1
郑明对于木封提出想要去那个山谷看看表示了一些不支持,那个地方是在深山之中,要经过很长一段没有开发的森林,他很怀疑在跋山涉水的过程中,这三位京城来的客人能不能撑过去。就连郑明本人其实也只去过外围而已,不过所有拒绝的话语都败在了嬴逆给他的红包里,这笔钱足够他们一家老小用上几年。
“这是大熊,别看他不会说官话,他一直在山里转悠,我们这一路有他指路会安全很多。”
郑明妥协陪同进山后,就找来了一个黑壮的青年人。大熊看上去有些木讷,眼神有些呆,他用土话与郑明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比划着手势,让郑明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后郑明对大熊又讲了几句话,终于让大熊安静了下来朝着木封几人点点头。
郑明在一旁解释,大熊是对费用有些不满意,说想要的多一些。
嬴逆打量了郑明三秒钟,似乎在考虑这段话的真实xing,却还是没有多问,同意给大熊的报酬翻个倍。
这个小cha曲根本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五个人就上路了。
帝江已经把自己与龙蛋隐身后站在了船头,跟着几人一起通过水路捷径进入山谷。
船下的这条河流是huáng河的某一条小支流,这个山谷在山西与陕西jiāo汇的地方,距离壶口瀑布很近,所以这里的水都是带着泥沙的huáng色。
几人坐的船不大,总共也就能坐七八人的样子,现在载了五个人,船上还放在他们等会要用的野营物品。木船由大熊一个人划着,他的划船技术非常高超,即便是逆流而上,看上去并没有太过吃力。
等着河道越变越窄,他们就进入了山谷,四周都是树,但是没有多余的声音,很安静,安静的没有一丝生机。没有鸟叫声、甚至没有树木沙沙作响的声音,让人仿佛能听到远方的瀑布奔腾声,这当然只是幻觉。
嬴逆突然问郑明,“你们是怎么把木材运出去的?走水路也不方便吧?”
郑明在进入山谷后就没有在唠叨地说话,冷不丁地听到嬴逆的问题愣了一下,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是走山路,山里人有经验,慢慢运总能运出去,赢老板放心,你们买了木材,我们就能送出去。不过走山路运输耗费的时间比较长,jiāo货的时间上请你们多宽裕一些。”
郑明被这个问题挑起了话头,不在保持刚才不正常的沉默,他又打开了话匣子,哪怕船上的另外四个人并没有怎么附和,也能听到他的声音回dàng在山谷里,直到大熊把船靠到了岸边,他们到了。
大熊在最前方开路,帝江飞在最后面断后,郑明翻译着大熊的话,让三人注意脚下的路,到了哪里应该低头,到了哪里应该转弯。
这一路走得不快,是为了照顾没有进过山谷的三人,让他们合理地分配体力。
郑明显然也没有走过这一段路,不过他对山谷的环境还算熟悉,起码他能说出周围的植被都是些什么品种。深深浅浅的绿色,对于木封来说分辨它们并不容易,至多能看出乔木与灌木的不同,可要从一片叶子判断一棵树的种类就有些为难人了。
杨梁和右手拄着一根拐杖,他的左手拿着一个小罗盘,上面的指针不规则地转动着,让他的脸色有些迷惑。
好像不多时,头上的阳光就慢慢不见了,山谷中的日落比外面早一些,并不是太阳做了什么,而是这里树荫浓密,日头偏西之后,日光就不容易照进来了。
大熊显然早就有了准备,他估算好了时间,几人已经来到了一个小山dòng口,他朝着郑明说了一番话,就去找gān枯的树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