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我在乱世搞基建[穿书] > 156. 第156章 顾生煮海

156. 第156章 顾生煮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想到了。”顾念一副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模样,开心地撞了撞年深的胳膊肘,然后兴奋地冲进餐堂。

“谢谢,我太爱你了!”顾念张开双臂热烈的给了吴鸣一个大大的拥抱,又转身风风火火地跑出了餐堂,留下满头雾水的吴鸣。

什么情况?餐堂内的其它人也面面相觑,彼此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最后齐刷刷地看向年深,顾子思的事情,问年深准没错。

“你们先吃,我过去看看。”年深淡定地朝众人交代了一句,转身快步跟了过去。

等年深追到书房,只见顾念左腿屈撑在凳子上,左肘支住案头,右手抓着炭笔,正半个身子趴在桌案上,埋头奋笔疾‘画’。

“这是什么?”年深凑过去看了眼,发现都是些方块形的格子。

“盐田。”

“盐田?”年深怔了怔,“你要用海水煮盐?”

“对。”顾念痛快地点了点头,渝关靠海,守着这么大的一个天然免费宝库,不用的话岂不是太浪费了?

“渤海这边的海水不宜煮盐。”年深踌躇地开口。

顾念顿下手上的炭笔,疑惑地看向年深,什么意思?

“具体怎么回事我不太清楚,但是我隐约记得小时候听人说过,镇北侯从镇东侯那边‘偷’盐户回去制盐,结果不但失败了,后来还被镇东侯当众奚落和嘲笑,一时沦为笑柄。”年深见顾念似乎不知道这些事情,便给他解释了下。

六方军侯之中,镇东军是最富庶不愁钱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可以‘煮海为盐’。

虽然薪柴需要不少成本,但因为海水本身没有成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获利依然极为可观。

煮盐带给镇东侯的好处还远远不止于此。

大梁最早的盐政基本可以概括为“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到后来为了刺激盐商的积极性,又改为“民制、官收、商运、商销”。

首先,其中无法避免的就是第一个步骤‘民制’。

所谓的‘民制’就是指盐户负责制盐。

大梁的盐以井盐、池盐和海盐为主,盐户自然也就随之分布在蜀州、陇右以及河东各区。

其中井盐产量最少,池盐居中,海盐产量最盛。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产海盐的海岸线都在镇东侯手里,所以,那些煮海为盐的盐户自然也全都在镇东侯手上。

所谓的官收商销就是指朝廷从盐户手里购买制好的盐,然后再把成本以及盐税加到其中,卖给盐商,由盐商再运到各地进行贩售,说白了就是硬加一个收税的步骤。

镇东侯握有几乎所有的沿海盐户和部分池盐盐户,辖下盐产量巨大,可以供给大半个大梁,可以说镇东侯垄断了盐业,牢牢捏住了大梁的供盐命脉,甚至直接可以拍板制定盐户卖给朝廷的盐价。

另一方面来说,其中海盐味道也是三种盐当中相对来说最鲜美的,不像池盐苦味那么重,镇东侯辖下的海盐也就变成了有口皆碑最为畅销的盐,运回到各地甚至还有加价贩售的现象。

海盐的销量大,税赋相应的也是极为可观的,可以说撑起了小半个户部的收入。

在这种情况之下,镇东侯自然是腰杆极粗的,整个朝堂之上,就连六方军侯,也几乎没有人敢轻易招惹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