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克敌制胜的贸易战
其实李世民一开始也不太理解李祐所讲的贸易战,但在认真阅读完李祐今天刚刚写的一片日记之后,顿时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一般。
【公元627年四月,今天天晴,火锅真好吃,李二真烦人。】
【今天写点什么好呢?对了,就写写关于贸易战的一个故事吧,记录下来,别最后给忘了。】
【打仗多血腥,用钱就很简单了,说道贸易战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故事。】
【张居正的铁锅买卖:明朝隆庆年间,北方狼烟四起,鞑靼部落也就是突厥继承者,连年侵扰长城沿线,北方边关战乱不停,边疆百姓苦不堪言,好在张居正等名臣们呕心沥血,一番整军痛打加招降,总算迫使鞑靼可汗阿勒坦认输,乖乖接受了明朝的册封。
然而游牧民族劫掠成性,劫掠边疆的事情时有发生,和平也不过是脆弱的和平!
张居正意识到这点,开始了长城沿线的“互市”贸易,
当欢天喜地奔赴“互市”的鞑靼人,热情高涨求购各式中原的铁锅时,张居正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没错,就在这鞑靼人无比热爱的铁锅货物上。
为百年和平大计,必须打场贸易战!以张居正兴奋的原话说:“制虏之机,就在于此!”
区区一口锅,竟有如此重大的意义?事实证明,张居正没看错,至少整个十六世纪里,各路鞑靼骑兵不要命的烧杀抢掠,就是为了一口锅!
和平能否持续,关键就要把铁锅贸易的主动权抓在手。于是,就有了张居正接下来,一个看似离奇,却深谋远虑的贸易战谋略:开放互市后,鞑靼人要买别的生活用具都好说,唯独这铁锅,却是只允许卖给他们广东特产的“广锅”,而且鞑靼人只要买锅,必须拿他们用过的旧锅来换,否则多少钱也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