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 走遍天地归来无望”
他还要寻个何时的机会,向着赵小楼和方卿和表明态度:自己是认真,想要把做一个江湖如雷贯耳的神偷当做毕生事业的。并非是因为孩子的无聊,寂寞亦或者是什么一时兴起。
故而,不要想着给他寻什么玩伴。他可是执法世家的小公子,嫡系继承人。如何为了一个随便的什么人,就对自己毕生的事业见异思迁呢?
......
十二岁的赵帛觉得,作为一个合格的执法世家的优秀传人。不光要做到对事对己有清醒认知。而还要拥有优秀的,及时醒悟和推翻上一秒自己的坚信言论的优秀的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
他对着方卿和身边那个娇俏的,有着一双小鹿般水汪汪大眼睛的小姑娘,恭敬地让了个礼。
这短暂一瞬间。
什么神偷,什么毕生事业,以及什么坚定信念,都敌不过这眼前未来的‘青梅竹马’。
十二岁,且已经在心中有了一套完整的行走规矩礼仪的和江湖侠客做派大全的赵帛,在心中飞快的筛选和斟酌了一番,决定采用前者。
一来是因为这小姑娘非江湖儿女,与之杜衡陌白衣不同,大概并未受到过江湖的熏染。且她日日跟随方卿和,定然更加适应那套规矩做派。
心xià • zhù意打定。
彼时眼前若离还尚算是怯意满满,她躲在方卿和的背后不肯出来。大概是因为一直被养在府中的缘故,见的人少,年纪也小。自然做不到如赵帛那般游刃有余。虽然这样的有余,不过是在同龄人中对比出来的自在从容。原本懒洋洋且微笑自持的赵帛当下一抬眼,就撞上了那一双薄薄刘海下的大眼睛。
那眼睛如鹿一样无辜,如春水那样起涟漪,如天上星子那样令人神往,如百花含羞那样令人怜惜。
赵帛立刻挺直了背脊。一切该有的的礼数都给忘了,成了个端庄的木人一样。
看得方卿和和赵小楼笑。
赵小楼开口问赵帛:“要不要和离妹妹玩?”
赵帛心中拼命点头,可是君子自古端方,做不得太过急切之事,于是有这样的一层顾虑之后,他面上又故作矜持,端了好一会,才装着勉强点点头。顺着赵小楼的推攘的力度往前走了一步。再施礼。
可是若离不买账。她依然紧紧抓着方卿和的袖子不放。赵帛上前一步,她就退一步,扯得方卿和都跟着退。
距离就是那么刚刚好,一步都不肯缩短。
而在这样的僵持中。赵帛飞快的翻起了旧账。
他忽然明白了自己刚刚心中一瞬间心动的其中理由。
人生三大喜事之一的,他乡遇故知。
还不是债主。
万万没想到,年仅十二岁的赵帛,也能有故知这样的存在。
她,她,她不就是当年那个,试图拐走自己的小姑娘嘛!
险些没认出,不怪自己眼拙,而是女大十八变的缘故。
怎么才短短三年未见,她就出落如此好看?那若是再过三年?岂非是仙女下凡了?
赵帛目瞪口呆。心中滚过无数的惊叹,而那惊叹在心中流窜的伶俐,到了舌尖却木了,一个字都挤不出来。
.......
而这一切,落在方卿和和赵小楼眼里,却成了另外一层意思。
在方卿和看来,自己家的小姑娘不合群,不爱交朋友,遇到同龄的活泼少年也带着明显排斥。他倒是本能的在当下就开始自我反省,不管是那杜衡,亦或者是陌白衣,解释年少活泼,江湖意气风发。不管是交朋友,亦或者是爱人,都是直接爽快,不带一丝的迟疑。
怎么这一套落到养小姑娘这里,就迟钝了呢。
难道,当真养男孩和女孩,不同吗?还是说,要把若离,放到江湖上历练?可是人家小姑娘才十二岁,就算要历练,也得过个两三年吧?自己虽然是十四岁就行走江湖,可是当时可是雁回楼令他,为他保驾护航。雁回楼那时候一心栽培他,把栽培当做一生最后一件大事。自然把他看得如眼珠子那样宝贵。
可是他能够做到如雁回楼对自己那样上心吗?
那必须不可能。
而在赵小楼看来。他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的侄子对于神偷这个事业的重视程度。他还尚未娶妻,赵帛是眼下赵家唯一的嫡系传人。万一他这一生都没有迎娶到自己心仪的姑娘,那么他必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是若是如此,那岂不是要为难赵帛?
想想以后,长大成人的赵帛一边当神偷,一边执法。一边知法一边犯法。
该有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不变态啊.......
年轻的家主此刻看着自己那连奶气都没有掉完的小侄子,头一次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开枝散叶,居然如此迫在眉睫。
看来,要再去一趟陌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