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清白写着暴民
月亮还是原来的那个月亮,照亮了无数的古往今来,照亮了无数古人今人,可是看月亮的人的心境不同,月亮也被赋予不一样的意义。
那个劫后余生的夜晚,他有着些许的醉意,他的头被凉风吹的微微发疼,他瘦了很多;但是他不再绝望,他认定明日会是个好天,后日也会是个好天,日后一定会一日胜过一日,他劫后余生,他看什么都是新的好的。他再行夜路,他也相信,只要他再多走两步,那头顶的月亮依旧会为他带来一寸光明。
他入睡之前最后的一个念头是:苍天有眼,好人还是有好报的。这个故事的走向终究还是叫人拍案又痛快。
他忘了,自己只是个小人物,终究不是那个做卷人,作为故事里的人,他只能任人摆布,作者高兴,这边是个结局;作者若是更高兴,这只是个过场,这是个起承转合,暂时的平静和祥和,翻过一页,背后就要开始血雨腥风。
这不是他的精彩段落,却是他的尾声。
到大军压城,他才有些明白,为什么知府会那样的叹息和冷笑,为何会直接放过了他们:他们不知不觉,已经把全城的人都拉拢成了同谋。
县令之死的凶手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谁,不再是固定的名字。呈给上官的证词中,清白写着‘暴民’。
‘暴民dòng • luàn,愚昧无知,议之不可回转,镇之。’
回忆到这里,后面也不需要去详细解说什么了。朱成良的表情十分严肃,看不出是个什么态度。容小龙五味杂陈,也不知要做个什么态度去面对眼前这些鬼。
朱成良十分善解人意,也看出来是不愿意再与小杨先生等过多纠结,只对他道:“天快亮了。回吧。”
于是便默默回程。
一路上容小龙都没有回头去看后面的小杨先生一行。快走到庙门的时候他忽然问朱成良:“他们是不是一开始就做好打算,要把那一桩人命官司栽赃给那个时候的雁南声?”
朱成良说:“他们只是想推给江湖人,并不是想推给雁南声。”
容小龙减慢了速度,底底地应了一声。
朱成良说:“我知道你心里一时间接受不了。可是你要想想,对于那些老百姓来说,江湖人这三个字大概或轻或重地会有一些玄乎和行踪不定。他们是想着推给江湖人,江湖人又不会死。”
容小龙踢了一脚眼前的小石头,看着它咕噜噜的顺着斜坡滚下草丛去,顿了顿才继续说道:“那他们跟着他干嘛?不管是雁南声还是方卿和,又不欠他们的。”
朱成良说:“或许是他们觉得欠了雁南声的呢?”
容小龙说:“这种亏欠又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过得去的。万一那个知府糊涂一点,当时雁南声也只有十六岁。”
江湖人恩怨分明,若是十六岁的雁南声背了这个锅,以后要怎么办?三人成虎,偌大的江湖,十个人里面光一个偏信就已经够要命了。
朱成良问他:“你信他们说的全是实话么?”
这一点容小龙没有想过:“鬼,鬼也会说谎吗?”
朱成良说:“鬼也是人变的啊。”
容小龙愣住了。
他觉得这话特别熟悉,因为方卿和也曾经不止一次的和他说过这个话。鬼也会骗人,鬼也会说谎,鬼也会害人,不要轻易相信鬼。
可是,容小龙想不明白:“为了什么呢?人鬼殊途,他们又不能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