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暗施诡计
「王慧龙在玉门渡口用火药烧裂黄河坚冰,魏军损失惨重,越发看重丹火。」谢晦道:「不过,眼下大敌是杨安玄,主公不妨以硝石为引让魏军与我合力对付雍军。」
刘裕闭目默然不语,谢晦见状揖了一礼,转身离开。……
二月,无论是晋国还是魏国,雍公还是宋公,都把主要注意力放到了农耕之上。
对于晋国百姓来说,种棉无疑是最热闹的话题。义阳棉商在寻阳一带广募织工,让江南百姓突然认识了一种比丝绸卖得还贵的棉布,这种棉布的原料可以从地里种出来,如同麻、葛一般。
义阳棉行按照刘穆之所说进献了三千套棉衣,刘穆之亦让当地官府在棉行购买田地上予以扶助,万畅出面在江、湘、豫一带购得三百顷田地,准备全部用于种棉。
刘穆之得到刘裕的指令,让他今年也大量地栽种棉花,争取达到十万亩以上。要种这么多的棉花,棉种何来?刘穆之又把主意打到了义阳棉行的身上。
万畅把信息传回义阳城,让卢歆等人代为收购棉籽。义阳种棉的世家自家有棉籽,但今年在江南新购三百顷地,棉种便有些不够了。
亩产百斤籽棉,得籽五十斤以上,一斤棉籽(网上查看又分毛籽和光籽,隔行隔山,勿究)可种一亩棉田,去年一斤棉籽价二十钱,今年居然涨到了四十钱,倒让那些种棉人收到意外欣喜,原来种棉靠棉籽也能赚钱。
有利可图,自然想种的人多。杨安玄与辛何商议,通过官府发出公告,除官府准许种植的棉田外,私下种植的棉田一律按粟米加倍收税,官
府不再赁给耕牛、农具等物;棉花收购价由官府统一规定,不准自行定价,违者严处。
政令一出,不少种棉人息了心思,雍公摆明不喜农人自行种棉,还是种田稳妥些。xь.
义阳棉行自忖有杨安深在背后,又在江南兴建了不少织场,再多的棉花也能吃下,除了江南新买的三百顷棉田外,在义阳各处又扩增了一万五千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