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有人趋之若鹜,有人弃之如土
现在哪怕是做菩萨,对万长生都充满新意。
实际上还是以万长生为主,迅速而娴熟的做出来一个四五十厘米左右高度的泥塑坐佛,包括基座在内,然后翻模做成玻璃钢,送给寺庙的主持法师们过目。
但和尚们还是忐忑做大了到底是什么感觉,没法想象啊。
所以郭老板附加谈了个生意,做一尊五米多高的原比例大样,除了给外行更加直观的感受,未来也算是卖给寺庙里可以放什么大殿赚钱的,双赢。
另外赠送现场模拟效果图一张,金灿灿的坐佛在寺庙里面鹤立鸡群,这总该能看懂了吧。
万长生自然是参与放大的坐佛工程。
总算领会了学院派,是如何把雕塑台上的小样,如何放大到十倍甚至更大的开外。
也顺着把自己那套《舞台》作品放大到一米多尺寸,认识熟悉了整个雕塑工厂里面的工匠师傅。
铁打的工厂流水的学生,这些给雕塑系做了好多年的工匠,才是经验最丰富的宝贵财富。
以万长生自诩为打石匠的身份,跟这些大多是乡下出身的工匠们,肯定天然能混到一起,人家觉得他骨子里就是跟大家一样的人,没有傲气。
人家看见他都是乐呵呵:“听说又有女娃子说喜欢你啊,可以哦!”
“要是以前就好了,喜欢的全都娶回去当姨太太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