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冲锋
在此之前,因为苏军没有坦克残骸做掩护,德军在坦克残骸后方就可以通过迫击炮、手榴弹等全面压制苏军更低且掩护、防御不足的野战工事,于是德军就很容易杀进苏军的战壕内最终拿下防线。
然而,在苏军将坦克残骸搬进了防线并进行改装后,敌我优势就出现了反转。
德军的迫击炮、手榴弹根本无法威胁坦克残骸内的敌人。
而坦克残骸内的机枪手却可以放心的用机枪封锁德军前进的道路。
这些道路甚至是可预判的,就是阵地前突击炮之间的空地。
也就是说,那些突击炮构成的掩体将德军的冲锋阵形分成一块一块的,苏军只需要用机枪对这些区域实施分块火力封锁就可以了。
“迫击炮掩护!”埃里希少校大声命令:“炸了那些‘坦克碉堡’!”
德军称苏军布在阵地前的坦克残骸为“坦克碉堡”,这的确很形像,因为它的作用实际上就是碉堡。
只不过,如果是常规意义的碉堡的话,一方面建造耗时而且需要材料,这对补给线已经处于被半封锁状态的斯大林格勒是无法想像的。
另一方面,则是苏军通常不会将碉堡建在反斜面上。
在此之前,苏军认为将碉堡建在反斜面上是种很笨的做法……敌人在高地前方往高地冲锋,碉堡当然应该建在正斜面,这样不仅能打到敌人还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机枪能控制前方一大片区域。
将碉堡建在反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