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临行安排 到外婆家
娘亲莫名低迷的语气,长盛心里一跳,赶忙说道:“娘亲,外面好玩好吃的太多了,要是你哪天纳鞋做衣裳累了,你可以出去走走,因为可以洗洗眼睛,到时候我们到了郡城,娘亲可不要把我搞丢了,人多啊。”
长盛一副震撼回味的样子,杨翠笑骂道:“你以为谁都像你那么憨?”
见娘亲喜乐,长盛松了口气,二人随即商量起来。
如今武馆的师兄已经去了军中,大叔也在京城,狗蛋都冲着人生目标努力去了,相熟要好的人,好像就自己和二林在这白水。
看着镯子里那一罐铜钱,长盛心里叹口气。
村里的乡亲们如今过得并不如意。
当初发现黑炭这个生意可以做,大家迅速积累起来以往一辈子都挣不到的财富,官府收回以后,大家就失去了这种快速的进账。家园破碎,大家的心思都是尽快安定,所以大家也是搬到镇子里,一时间倒也是风光,村里人成了镇上个行业拉拢的豪客。
可也是因为这黑炭生意迅速发达,沿路的物价飞涨,大家的钱袋子迅速掏空,甚至临江镇一江之隔的驼山村,物价可以和镇里差到五六倍。
都是老老实实的人,当初也没多想,聪明的镇里人就不一样了,当初那些人拿着钱想方设法钻营黑炭生意,实在贴不进去,就出钱做黑炭运输的相关门道,马队人马的吃住,下坑的人人选,各当街铺面的生意改变,原本就占据临江镇最好位置,巨大的人流物流让他们的生意蒸蒸日上。
老实巴交的乡亲们阔了一段时间,现如今好多人成了长短工,当路的人家还好,可以留宿一下行人。听说村长家混得走,现在的村长家是真神气了。
那一罐子钱,并不是乡亲们当初赠送的钱,长盛有钱了以后,重新兑换了些面相比较新好的铜钱,两千五百四十三枚,压在长盛心里,沉甸甸的。
若是像僰人族寨子里那样,几十个人,倒也好安排,几百口人拖家带口,长短计来说,都难以安排,主要是没地方。
一个人坐在屋顶,长盛看着天空发呆,胡思乱想,任由念头乱飞。
算了,先把院长交代的事做好,老人好不容易摆脱自己一点事,上心些。
半月后,李焕归职,长盛开始自己的后续安排。
首先,就是去镇里看看乡亲们。
如今的临江镇很繁华,至少相比以前如此。
在镇头镇尾兴起几家客栈,都很大,为了争夺马队的生意,一天往来好几趟,吃喝住宿,都是要钱的,县里沿路指定了补给时间,所以哪家客栈待人公道,马队的汉子们自会上门。
因为村里的人们在山上搬下来,又是熟悉这些事,所以很多男人们被雇佣在客栈里,服务马队。
此时已经天黑,大家都集中在一开始转运黑炭的炭场里。这里一开始是炭场,后来镇上接到命令,有了新的规划,白镇长偶然得知保长和长盛关系还可以,便以一个‘公道’的价格转给了保长,如今用来帮人储存货物,保长倒也可以靠着它自给自足,不用帮人上工。
四周灯火明亮,大家团坐在一起,小声交流着彼此明天上工的事,也有的在惊叹哪家人最近发财了,赌运正隆,还有的说,前几天江里,捞上来几个死人······
听着大家的话,长盛一时间有些不知道如何开口,其实到了今天,他已经不欠什么,只是他对村里有一种难言的情感。那时候家里穷,连分给的山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他可以说跑遍了村里的每一座山头,洪水难灭的儿时记忆。
村长笑眯眯地叼着一根烟枪,浓浓的旱烟味让旁边的几个妇女皱眉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