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走一遭
几人再打探一番,果然通天河中有河神,每隔半年就要祭祀一对童男童女,不然的话就发大水淹没村子。
唐洛问及为什么不举村搬迁。
村长的意思是方圆千里都土地贫瘠,根本种植不了庄家,勉强种下成活,也收成极低。
唯有这附近算是唯一的肥沃之地,一年四熟,哪怕不擅农事,也可以吃得饱饱。
村子里的人尽管肤色偏黑,却无寻常古代农夫的干瘦,一个个都算得上是体格健壮。
要是他们搬离此地,村子的人都有可能饿死。
相比之下,每半年付出一对童男童女,是可以接受的条件。
古代嘛,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算村子其实算得上富足,油灯也不可能家家户户都有。
到了晚上,该干啥就干啥。
孩子生的多一点就成。
为了应对情况,村子还特别设立了“孤儿院”。
可以提早将孩子送到那里,由大家共同养着——仅仅是养起来,养得白白胖胖。
到了时间便送入通天河中,避免养得时间长了生出感情,凭空多出波折来。
说这话的时候,陈村长语气冷淡,这种情况,早在他爷爷辈就开始了,一直到现在。
村里人早就已经习以为常。
因此在唐洛提出来可以帮村子解决河神问题的时候,村民一个个都明确反对。
唐洛也不坚持,随便打了几个哈哈,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入夜,村子里面一部分人家亮着灯火。
剩下的大部分人家都为河神的祭品努力着。
孤儿院外面,特别多出了几个青壮男守着,为了防止今天的外来和尚搞事情。
唐洛最后提出来的帮忙,已经引起了村人的警惕。
只是,这种警惕没有半点作用。
因为唐洛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他们。
灯火明亮的书房中,陈村长正津津有味地看手中的侠盗小说。
对于造人一事,并无半点兴趣。
他年纪大了,年轻的时候一开始是高兴,后来觉得疲惫,再后来索然无味还要强行上马,成为负担。
如今已是“空流泪”的阶段。
繁衍的大业已经交到了几个儿子手中,对于偶尔可以听到的声音,充耳不闻。
真正的贤者,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读圣贤书,稳如泰山,心如止水。
作为村里的少数文化人,村长表示他跟那些俗人不一样。
“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