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6、忽有故人心头过,回首山河已是秋
上位的贵人做出一点点的礼贤下士,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都会收获他们的真诚的爱戴。
杨凡依次问他们,是在哪里受的伤,因为什么受的的伤。现在感觉怎么样。
这些受伤的官兵,激动的和杨凡说着很爷们的话,好像生怕有一点点软弱,被别人笑话自己。
“你们都是好样儿的,全是伤在前胸,没有一个伤在后背的。这才是我杨凡带出来的兵。”官兵们顿时激动起来,嘶声力竭的高喊:“愿为大明效死。原为大帅效死。”一时间,恨不得身上的伤口在长几分,宽几分,才能体现自己的勇敢。
一支部队的风气,和主官直接相关。杨凡带出的兵,十分重视军人的荣誉。
宁可战死,也绝不当逃兵。这也是他们看不起其他大明军队的资本。他们人人都为自己所在的部队感到荣耀。
伤兵们上了船,后面还有一些百姓带着棺木等着上船。这些都是杨凡的家丁团阵亡的官兵家属。
京营的家属就很难能来这里了,一般都是后勤部门火化后带骨灰回去。
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为了保证战斗力,杨凡规定,京营的兵都是一个街区的人编在一个营头儿。
都是亲属、街坊、发小儿。这样的部队在作战时,会互相帮助,绝对不会抛弃战友。
如果有人干坏事,也会被制止。如果有人战死,其他人就会瞬间红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