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整顿计划,荣府抄家
可陈勤之却听出了言外之意,不由叹道:
“真这样做,你的名声可就完了!”
放出这样的风声,最后再真给人弄到职位。
那别管收不收好处,冯一博都难免落个“弄权”的名声!
变法可能没几个人知道,但这样的名声也很难有什么好下场。
“最多是有人弹劾我卖官鬻爵,任用私人。”
冯一博自己倒是看得开,还笑着补充道:
“大魏此前又不是没人这么干!”
这话显然是意有所指。
王子腾闻弦音而知雅意,也跟着叹道:
“就算是太宗皇帝也不敢卖边镇的官啊!”
天泰帝开了个很不好的头,连守卫皇宫的龙禁卫都敢拿出去卖。
景顺帝有样学样,把京营的官拿出去卖。
现在到了冯一博还更进一步,竟然准备搞边地的官了!
这要是成了定例,估计大魏传不了几代。
不过冯一博想的是,他还有后续的改革跟着。
等把制度健全了,改革的事自然就真相大白了。
当然,健全制度是时机成熟后的事。
前提是他前面的手段都一一实现,不然“大魏蔡京”的名头怕是跑不了。
这边冯一博准备牺牲自己的名声,将边真军将换换血。
三人围绕此事的可行性,又探讨了许久。
另一边,荣府正面临着抄家。
此时,荣府的一应刁奴都被聚在一处,被兵卒围着不许走动。
常言道:抄家若篦头。
外面军卒正一间间屋子查抄,凡是值钱的物件一样也不放过。
按理说,抄家之时,无论主子还是奴才,都只剩一身衣裳,其余全部充公。
但荣府终究不同。
前来查抄的,又是龙禁尉的人。
自然给太后娘家留足了体面。
在抄家之前,无关之人和女卷全都暂避。
不然就算是女卷,也都得在院里站着。
史老太君就带着阖府女卷和贾政、宝玉等,去了大观园。
此时,一众人正聚在蘅芜苑里抹泪。
听着满屋的哭声,史老太君也不由悲从中来,叹道:
“贾家这是造了什么孽哟!”
自从元春成了太后之后,作为娘家的荣府是一点光也没沾到。
先是男丁不能任实职,断绝了荣府的仕途。
王夫人进宫,元春还说这是保护贾家不受朝堂攻讦。
说是等皇帝长大了,就会gāo • guān厚禄相赠。
这样的说法倒是暂时稳住了荣府的焦虑。
可紧接着,山东事发,太后却也没能保住贾家!
荣府这边,前脚才去完职,后脚又来抄家。
知道的,荣府和太后是一家人。
不知道的,以为这是得罪了太后呢!
贾政此时烦躁不已,却也只能叹道: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母亲还是少说两句。”
他的寿荣侯还在,不在抄家去职的范围内。
只是这里是荣国府,贾赦作为嫡长子又继承了爵位。
抄家抄的自然就是整个荣府。
贾政虽有爵位,但却不是这里的法定继承人。
这里是荣府,而非寿荣侯府。
他这个寿荣侯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荣府被抄。
好在,贾政为人清正。
对于元春的做法,虽然不理解,但也选择支持。
尤其对于山东之事,他也深感痛心疾首。
对于贾赦的所做所为,他这个做弟弟的都为之深感羞愧。
可人品再清正,也不耽搁他的烦闷。
再怎么说,抄家抄的也是他的家啊!
好在这次抄家,更多的是走个形式。
府中值钱的东西都被提前送进了大观园里。
这里是太后的省亲行宫,不在抄家范围之内。
可即使如此,前面损失也不会少了。
元春还说,稍后会有赏赐补偿。
可荣府被抄,丢的面子却再补不回来了。
“老太太,太后也是被逼无奈,此次实在是大老爷犯下的事太大,别说是抄家去职,没流放都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王夫人心里也不是滋味,却依旧为女儿解释着。
邢夫人很想反驳两句,可贾赦所作所为又让她没脸反驳。
“此事确实不怪太后!”
倒是过来看顾的贾蓉这时插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