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元春施恩,钗黛拈酸
想起自己刚回来的时候,还说了句“不得见人的去处”。
元春后悔不已。
也不管还来得及否,又补救道:
“也因今上垂怜,如今每月都能见家中娘们儿,让我一解思家之情。”
把这话说完,觉得心中稍安,才转回现在的话题,道:
“唯有父亲却是难见一面,今日见了,再无别想。”
贾政听了,眼泪汪汪,却不敢失了礼数。
他在如上奏一样,高声启道:
“臣,草芥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徵凤鸾之瑞?”
这个开头,一听就是打了草稿的。
“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华,祖宗之远德锺于一人,幸及政夫妇……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
这一大段真为难他能背下来。
抑扬顿挫的一口气说下来,贾政都有些微喘了。
毕竟是足足几百字的……
废话。
元春以为结束了,没想到贾政顿了一下,又继续道:
“更祈自加珍爱,惟勤慎肃恭以侍上,庶不负上卷顾隆恩也。”
都说完了,元春却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空气都跟着安静了一下。
最后元春只能也跟着打起官腔,无奈叮嘱道:
“父亲虽当以国事宜勤,但暇时亦需知保养,其余切勿记念。”
“谢娘娘挂怀,政必铭记于心!”
正以为贾政谢恩,要告退了,却又听他道:
“另有一事启奏,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如果有一二可寓目者,请即赐名为幸。”
爱阅书香
元春听他又开始cue流程,只当也是提前准备的。
又听宝玉能题匾额,难免也有些欣慰。
当下便含笑说道:“果进益了。”
贾政没听她说赐名之事,以为她没了兴致,
当下便直接告退了。
这一走,把元春搞得有些莫名其妙,
就只能自己再cue一下,道:
“宝玉因何不见?”
其他人都没反应过来,还是史老太君应道:
“无职外男,不敢擅入。”
元春也有些想这个自己带大的弟弟了,当下便吩咐道:
“让宝玉进来吧。”
没一会儿,小太监引宝玉进来,
待他先行国礼,元春才出声道:
“宝玉到我近前来。”
宝玉多年未见,有些怕生。
但他想来惧怕权威,闻言战战兢兢的上去。
元春携手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
“比先前长了好些呢。”
这时尤氏、李纨等上来,道:
“延宴齐备,请贵妃游幸。”
元春不再耽搁,起身命宝玉引路。
府中所有女卷全都过来陪游。
薛母带着宝钗、黛玉等也都跟来。
众人步至园门前,早见园中灯光罗列。
之前元春乘舆坐船,已经浅游一次。
此时进园,细细再游览一遍。
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等处,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眺览徘回。
一处处铺陈华丽,一桩桩点缀新奇。
最后不禁提笔赐名,总名曰:
“大观园”。
想了想,又题正殿匾额:
“顾恩思义”。
以及对联,云: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一番马屁拍下,元春只觉心中块垒尽去。
希望能被宫人传回,以表她心中感念之情。
又借此气势,改题了诸如潇湘馆、怡红院等等。
还命旧有匾联不可摘去。
之后试了众姐妹的诗才,元春看后称赏不已,又笑着点道:
“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姐妹所及。”
这话虽听着是待客之语,却也终究显出对二人不同。
再加上之前的恩赏,以及一再的夸赞。
贾府众女卷都不敢再小看冯一博了。
这边又命探春将方才十数首诗另以锦笺誊出,令太监传与外厢。
贾政等人看了,亦是称颂不已。
冯一博在旁,口中赞颂宝玉。
心中却暗自记下宝钗、黛玉的诗句。
里边元春又命以琼酪金脍等物,赐与宝玉、贾兰。
贾兰依旧随母依叔,行礼谢恩。
再之后,元春又听了几出戏,让人分发了赏赐。
待贾家众人谢恩完毕,执事太监就上前道:
“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
至此,省亲结束。
元春不忍分别,更不敢违错皇家规矩。
只得上了绣凤銮舆,回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