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23章
老师带她去做深度调查,低调打扮,和受害者家属碰面。
他的女儿才五岁大,怀里抱着布娃娃怯生生地躲在房门后,露出一双惊慌不安的眼。她还太小,对近日家中氛围尚且无法理解。
时笺默默收起相机,不给小姑娘看到。
他还有一个刚成年的儿子,供着在外省上学。他的妻子腿脚不太好,是个幼教老师。他在工地干活,每天搬重物,打灰砌墙,加工钢筋。
他的妻子在哭,老师在一旁温声哄慰,小姑娘踟蹰地后退两步,稚声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
窄小的房间中只余妇人声嘶力竭的啼哭。
桌子上还放着一沓红色的钱,她激动之余全挥散到地下,尖声发泄:“谁要他们的烂钱!谁要他们这样来羞辱我!”
不问不知道,原来这次事件严重至极,受害者不止一个。时笺和老师决定在当地休息一天,第二天再走访另外两户人家。
时笺离开的时候还是觉得心情很沉重。
她不可避免地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想到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也会和曾经的她一样,与至亲再不能相见。
——如果人可以永远不长大,也是一件幸事吧。
因为人生地不熟,出来的时候天色将晚,时笺和老师好不容易才打上的士,司机话不多,车里一股烟味,老师颦眉扇了扇风,开了窗。
从小巷转角出来,车底突然发出一声闷响,司机愣了下,很快下车检查,借昏黄路灯看清状况后咒骂一声:“操!”
“怎么了?”老师问。
“车胎爆了。”
这地儿偏僻,这车还是等了好久才拦上的。司机也骂骂咧咧,呸一声真晦气,打电话找维修公司。
不知得等多久,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晚,老师带时笺站在路边继续叫车。软件上一直持续排队,供不应求,过了会儿,有一辆小轿车停在她们面前。
车窗摇下来,是一位憨态可掬的大叔:“走不走?我这车也拉人的。”
时笺的老师是资深记者,总在各地跑,对这种黑车分外警惕,摇头婉拒:“谢谢您,我们先不用。”
大叔看了她们一眼,没说什么:“好嘞。”
周围的空气有点湿冷,时笺缩了缩脖子,给宋淮礼发消息汇报:今晚还要在这边待一天。
为了不让他担心,她什么也没有说:现在在回旅馆的路上。
“海”:好,注意安全。
时笺出差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之前也有叫不到车的情况,但是最终都顺利解决,今天她们的运气显然不如以往,一辆车都没有,最后还是要坐原来的的士。
等了一个多小时,维修公司过来换了个轮胎,终于再度启程。
一路上老师始终望窗外缄默不言,等回到房间,她才告诉时笺:“这很有可能是蓄意报复。”
“什么?”时笺惊讶。
“车胎。”
老师冷静地思考:“我们已经被他们注意到,如果明天还去采访,我不能保证不出现任何问题。”
时笺很聪明,很快想通一切,禁不住一阵心悸。
深度调查会遇上一些危险的事情,记者被辱骂被殴打,摄像机被损毁,或者人身安全受威胁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老师当机立断:“明天我们不去,隔两天再去。”
时笺没有任何异议,她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难免有些六神无主。
老师看她紧张发慌,表情和缓下来,安抚道:“不要担心,这种事情我也经历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