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简直是逆天
这样一来,吊床的弧度很小,很接受徽宗平时在皇宫里睡的大床房。
宗舒、赵桓和牛皋等人远远地围着徽宗的大吊床,也绑起了吊床。
赵构和赵楷也想凑过来,被宗舒拦住了。
这一夜,徽宗十分兴奋,毕竟这是头第一在野外就寝。
睡到第二天早上,徽宗的精神头很好,主动要再去割稻子。
宗舒说所有的稻子昨日已经割完,想割就等到几个月后,在汴梁城外大宋科学院的稻子高产实验田里割。
当然,稻子割不成了,可以“理荒秽”嘛。
在宗舒的指挥下,在徽宗的示范之下,官员们争先恐后地进入昨天收割后的稻田。
挖掉稻茬,深翻稻田,活量比昨天还要大。
因此,早饭的时候,大家的饭量明显比过去大得多。
赵楷、赵构等人也放开了肚皮,正在盛第三碗,宗舒笑道:
“今天,陛下、太子和大人们做到了特别能吃苦,而郓王、康王做到了前四个字:特别能吃!”
赵楷差一点暴走!
赵构差一点摔碗!
徽宗忍俊不禁,对于宗舒对三皇子和九皇子的态度,他当然理解,也不加阻止。
宗舒马上就成为附马了,一家人之间,绊个嘴,不是很正常吗?
在返回汴梁的途中,徽宗及诸位臣工都在纳闷,宗舒为何准备如此充分?
明明是昨天临时起意,而且是赵构和赵楷提出要到密县来看稻子是否种成。
宗舒怎么会刚好有那么吊床?
难道宗舒早就知道赵楷和赵构要提出这样的建议?
也许,宗舒早就想请官员们到密县看水稻,并提前做好了一切准备。
连太子赵桓都不知道,密县基地什么时候搞出了这么多的吊床。
徽宗及二百多名官员刚刚回到京城,老百姓都知道了宗舒成功地实现了南稻北移。
稻子,向来都是长在南方的,多少人想移到北方都没有成功!
但宗舒却成功了,他并没有吹牛皮!
在北方种植水稻,完全是异想天开。
偏偏,天,就是开了!
此前,大家只是知道密县的稻子种成功了。
现在,又有一个惊人的消息传了出来:密县稻子的亩产达到了四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