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文人也打群架
看道人拿出了煤油灯,李少言问道:“这,又是什么?”
曹宗申说道:“这是新式的灯。”
台上的道人又擦了一根火柴,点着了煤油灯的灯捻,又拿起了玻璃罩,罩住了火苗。
道人对着煤油又是用嘴吹,又是用扇子煽风,煤油灯的火苗根本不为所动。
这不就是“气死风”灯吗?
为了防止被风吹灭,都是用灯笼在外面罩着。
但毕竟是篾编的、纸糊的,还是有缝隙,时间一长就会跑风漏气。
“煤油灯”的罩子也是用透明的玻璃做成的,保证了其密封的效果。
这灯,得卖多少钱!
经济富裕的人家,用的都是青铜灯盏,这种灯造价贵,但是不省油。
条件稍差的人家,都用的是青瓷灯,造价低,但是很省油,也叫省油灯。
条件再差的,随便用一个大黑瓷碗,用的都是死动物油。
富一点的人家,会烧植物油,基次是桐油。
植物油产生的油烟较少。最差的是动物油脂,凝固点高,燃烧时光线昏暗,且容易冒黑烟。
甚至有一些黑心小作坊,专门做死人的生意,将尸骨熬炼,当灯油来卖。
“书灯勿用铜盏,惟瓷质最省油”。
陆游在一篇文章中曾说“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一半。”
在宋代,燃油是每个家庭的一大支出。
一到夜里,条件稍差的,就根本不点灯,靠着天光做活,或者是早早歇息。
看这煤油灯里的油,装的都是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