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平等中的不平等
“北欧所提倡的平等有悖公平,真正的平等不是让每个人拿同样多的报酬,而是让付出努力的人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换言之,扭转贫富差距并不是让富人变成穷人,穷人变成富人,而是让穷人通过努力亦能跻身到富人行列,富人疏忽大意也会致使其一夜返贫。”
“这老师不但中文说得溜,辩论也有一手。”陈博听完整套逻辑链,自恰圆满的同时兼具生动性,对于歪果仁而言实属难能可贵。
“好像国外的孔子班政论是必修课,因为有专家说国人不喜欢动武,凡事爱讲道理,道理讲通了,矛盾也就随之化解了。”
“砖头的砖?”陈博投去怀疑的目光。
“这我就不清楚了。”
王旭耸耸肩,无法考究专家的真实身份,正如网络上的鸡汤名言,总喜欢按在白岩松王小波头上,真实作者是谁也没人去关心。
“另外来讲一下普遍存在的弊病,道德沙文主义,用你们中文的话翻译,就是党同伐异。”
杨士奇又提到了一个观点,本以为只存在于西方世界,没想到再深入了解华夏文化后,发现全世界都一个德行。
“它是一种不分肤色、种族、国度的心里顽疾,这类人会对自己所认同的道德观抱有疯狂的自信和盲目的自大,并试图将之强加给别人。”
“我认为是对的,那所有人都应该和我保持同一战线,凡是不认同我观点的人,都是固执己见者,是少数派,要批判打倒。”
这话陈博在之前的课堂上也听过,不过当时的侧重点是放在搜索算法上,过于优化的推荐系统让拥有相同兴趣的人报团取暖,由于缺乏思维碰撞,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一种经验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