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传授养猪
这场景简直跟现代一些业务上门来跑销售时一模一样了。可不同的是,村民们嘴里说的,全都是真心实意的话。
说给林家便宜那绝对便宜,甚至买上一只鸡或者鸭时,一些村民们还又非得塞林立文几颗蛋。说林立文身板还是太瘦了,必须拿些蛋回家煮着吃,好生补补身体。
“大郎确实过瘦。”再次目睹林立文被一老者硬塞了几个鸡蛋的许师爷笑着打趣他。
林立文“……我这是在长身体抽条。”
这具身体今年冬日才满十七岁,算起来正是长身体最厉害的阶段,所以如今的林立文瘦是正常的。
许师爷就笑着伸手拍了拍他肩膀“唔,那就多吃些,再长高点。”在林家住了这些时日,许师爷与林立文也熟了起来。如今两人相处时,玩笑话也能开上一些了。
许师爷在林家待了一月左右的时间,这才与刘衙役一并回到县衙。且回去之时,他不仅带了几种棉花样品,还有一份林立文写下的他家今年棉地的种棉过程。
从最开始的耕地下肥,育苗移栽……再到之后的杀虫,打顶等,林立文都格外细致的写上去了。
等回到县衙后,许师爷便将自己登记的数据和这份种棉过程一并交于王县令。
王县令看过数据和种棉过程后,再去仔细的查验了一遍棉花。
第一批采摘下来的棉花质量果然是最好的,让人见着就满心欢喜,且第二批也未必第一批差许多。便是第三批,王县令瞧着也能称得上一句上品了。
实在是往年棉花不仅产量低,且还饱受虫害又未进行过打顶,故长出来的棉花质量便很少能碰见这般好的。
待王县令把棉花都逐一查验完毕后,再也忍不住感叹道“果然不愧是生了一双种地点金手的林家大郎啊!”
荒地都能变良田,棉花更是增产惊人……这可不就是点金手么?
“我现在就得去写奏折,然后派人快马加鞭上报圣上!”王县令叹息完后,突然又一脸急切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