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1章
李密摇头:“李某还以为在你看见李某的时候,就该明白你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没想到,你的心胸竟然是如此的偏执和狭隘。”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与杜如晦本来就不熟,多说这几句,只是好像在杜如晦的身上看到了他自己。
杜如晦随意的转头看着周围,道:“杜某若是这么容易被你们欺瞒,还能有今天的地位吗?”前几日,假装要杀头,结果见他毫无动静,没有上当,终于只能硬着头皮更加深入,采取严刑拷打了。他没有去看李密,这家伙已经是死人了。胡雪亭决定不会让李密动手拷打朝廷重臣,定然是李密邀功心切,私自下令动手拷打,这刑部的监狱之中,自然是李密说了算了。可是,这终究瞒不住的,只要他顶住了拷打,胡雪亭知道李密胆敢私自对他用刑,定然是会立即去了李密的性命的。
杜如晦甚至看着阴暗的牢房笑了笑,李密越是急于动手,越是说明时间紧迫,压力巨大。关押大越山东道行军总管,大越杂草系官员领头羊,终究是有巨大压力的。
李密看着杜如晦春风般的微笑,更加坚定了看清自己人生的信念,若是看不清脚下的路,看不清脖子上的刀,闭着眼睛做梦,这下场就会如杜如晦一般,死在美梦当中。
“侍郎,是不是用大刑。”某个老公差问道。李密对杜如晦太温柔了,打几下板子,抽几个耳光,这也叫刑罚?这种不堪一提的刑罚就是对卖菜的大妈都没用。
杜如晦转头看李密,笑容依然温和,对他用大刑罚?老虎凳?烙铁?或者夹断了他的手指?李密怎么敢呢,他杜如晦是朝廷封疆大吏。
李密看看杜如晦,看看那个老公差,笑了:“不用了,杜如晦终究是朝廷的总管,若是动了大刑,只怕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杜如晦哈哈大笑,微微行礼:“这倒是生受了你了。”
老公差不动声色,悄悄瞄了一眼李密,确定李密就在这短短的几句话当中,心中做出了重大的决定,但是,到底是什么呢?老公差不可能知道,也不想知道。
……
百官为杜如晦的求情果然如雪花一般,但大多数都是出于浅浅的人情往来,同僚被牵涉到了大案件中,多少该建议朝廷严查,莫要冤枉了人才。真正措辞激愤的,屈指可数。
“单纯的人真是少啊。”胡雪亭看着名单,不顾一切想要救人的官员都是一些没背景,年纪轻的下层官员,都是些八品官九品官。
“单纯的人都在丹阳系,除此之外哪里还有单纯的人。”虞世基笑着,论官员的年纪和心境,丹阳系官员当仁不让。
“这些人想要搏一把,勇气可嘉。”裴蕴道。这些芝麻官只怕大多不认识杜如晦,为了杜如晦出头一成是为了公义,九成是为了上位。他们与杜如晦毫无利益牵扯,哪怕查出来杜如晦真的有罪,也不会牵扯到他们身上,他们顶着一个急公好义的名头,总是有无数的好处的。
“只要他们心存畏惧,不敢公然对抗,就由他们去吧。”虞世基道,杂草系的官员心中肯定都有不满甚至猜忌,但只要慑于朝廷的威严,只敢畏畏缩缩的私下发个牢骚,大越朝就不应该多管。
“朕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由得他们说出去吧。”胡雪亭道。
虞世基和裴蕴微笑,虽然这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用在此处有些不伦不类,但是胡雪亭能够不追究这些官员口是心非,终究是好事。
“杀是杀不光的。”胡雪亭继续道,若是不让人发发牢骚,世界只怕更加不平静。
“一切不同意见都需要有表达的地方,理念不同,百姓不满,不是政治问题,不是治安问题,是经济问题。”胡雪亭认真道,当年光头就是输在没有看清这个道理,百姓吃饱喝足了,谁有空去管谁当皇帝。
虞世基和裴蕴笑容不变,心中很是自责,胡雪亭怎么可能心存善念呢,他们太幼稚了。
“到午时三刻,杜如晦就要问斩了。”虞世基提醒道,若是想要刀下留人,这是最后的机会。
……
高台前围着不少人,个个兴奋无比。
“我一直没有见过凌迟处死,今日终于有机会见识了。”有人兴奋不已,大老远的从徐州赶过来,就是想看看人的肉被一片片割下来。
“嘿嘿,山东道行军总管啊,好大的官,死了也不过是一坯黄土。”有人特意为了杜如晦而来。
“我早就说过,读书人不该当官,当了官了,就会不得不做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哪怕洁身自好,一辈子当个九品芝麻官,整日被污浊的空气包围着,这眼珠子也会变成死鱼眼一般。”有人摇着扇子,淡淡的道,“像本公子这般在山林之间笑傲,那才是人间正道,可惜,如今还有谁能够有此出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