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广义上来说,能够从军的男子年龄,在十六到四十岁,约占大随男性的40%,总人口的20%,有将近1000W人。看数字很大是把?损失一百万好像不多,不过是强壮男性人口的10%而已,在总人口中只占微不足道的2%,甚至可以再轻而易举的来个一百万大军?
可惜,不是这么美好。
这1000万十六岁到四十岁的人口,和大随主要劳动力人口几乎完全重合。十六到四十岁的男子,是大随朝田里耕作的绝对主力。甚至可以粗暴的理解成,这些男子若是少了10%,不论是战死,还是跑到遥远的高句丽打了三年五载,大随种田的人就是少了10%,粮食收成就是少了10%。
少了10%的粮食,会怎样呢?哦,不怎么样,只是大随有10%的人口要挨饿,500万人口要挨饿!
这天下不乱就没天理了,大随不亡就没天理了!再清廉再能干的官员,都解救不了10%人口挨饿,以及因此引起的极度社会dòng • luàn。考虑到大随本来就有500W左右的人口没有田地,成为流民,大随怎么都不可能撑过1000W百姓造反的。
所以,杨恕和高颖才会任由胡雪亭肆意妄为,把她看做第二代的核心精英。这当中不仅仅是看好胡雪亭的能力,更多的是还人情。
胡雪亭提出用诛杀都蓝可汗的功劳,给杨広挣足面子,让杨広没有立刻发狂的为了面子,发兵百万,远征高句丽,这在杨恕高颖等人看来,胡雪亭此举的功劳比天还大,因为大随没有因此灭亡。
杨恕和高颖等大佬甚至欣慰的想,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们奋力阻止了杨広开运河,阻止了杨広发动一百一十万大军远征高句丽,强行收缩在三十几万大军,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