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2
石斧,他捏把捏把也就行了。
等到把城砖准备好,这厮还沿着外墙给挖了条深深的护城河,平时还能捞个鱼虾啥的,温憬又特地引了支流入村,不仅汲水方便,今后在遇见这样的大火也不怕。
温憬能够行云布雨的能力丝毫没有掩饰,一来以后动作更方便,二来也是班知嘱咐了,这样可以安定人心——毕竟谁都希望自己村里有个能力非凡的靠山。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六章——忙碌的爹爸和出壳的留守儿童……
纶邑村的外墙因为温憬提供的石砖修建的格外顺利,冬至之前,长达五十里的外墙终于修建完毕,用时居然仅仅五个月。也多亏了温憬在天暖的时候把地基挖好了,否则哪怕纶邑村这里不存在啥冻土,那也不是好干的活计。
说到外墙的长度,不得不提一提温憬的贡献。虽然他自己不觉得怎样,不过挖地基,做石砖还有那条目前尚未蓄水的护成沟在纶邑村人看来都是了不得的功绩,因此,等到温憬干完自己分内的事儿之后,提出想要帮忙垒墙被全票否决了。
闲下来的温憬实在是觉得别扭,于是便帮着班知把村里的度衡给规范了一下,比如这回外墙的长度,还有衡重的单位,因为班椐留下的书册里提到过斤两,温憬也就没有多事用什么国际单位。
还有就是时间,十二个时辰的确定。这些原本都是班椐打算做的事情,无奈寿命有限,很多事情他记在了书册中却来不及实施。
温憬的文化算是与班椐想通,帮忙延续下去并不是难事。班知得到他的帮助简直感激涕零,温憬觉得这大概是这老头子头一回真心实意地感激自个儿。
寸、尺、丈、里;锱、两、斤、石。
温憬目前只推广了这四个单位,再大些或者再精细些的目前用不着他也就不费那功夫了。温憬当然没办法完全复制原本世界的重量,只是规定了原本用来交易的竹杯子,一杯粟米定做一两,也就是四锱,十六两为一斤。石其实是量单位,温憬也解释不清体积和质量的关系,索性也就算到衡单位里,之前三个量纲班椐都有记载,到了“石”这里,温憬半天没找着,自己也弄不清,习惯了十进制干脆规定一百斤为一石拉倒。
度单位也是一样,温憬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长度,最后没办法想想自己个儿四十六码的脚,得,正好算一尺。然后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里比较复杂,温憬怕费事,直接定了一百五十丈为一里。
以上这些单位,班椐之前都已经记录好了,纶邑村里也有使用的,比方说计算田地的“亩”,大家就用的很熟练,其他方面不在意,也就不熟悉。温憬所做的仅仅是将使用的乱七八糟的度衡给规范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