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秦人(为盟主儒以诗礼加更)
只有尽可能完美的制度,才能将大秦国力开发到最大。
不过那所需要的庞大官员数量,和改变三老管理思想的时间。
不是十年二十年就能行的,那需要的是长时间慢慢改变。
给三公、亭长、里长加官,只是一个开始。
他短时间内,根本没想过大动那些三公、亭长、里长。
哪怕他们中有很多都并不合格。
此时加官,只是先打个基础,同时他们有了官身,能更好的配合朝廷,开发出更多的国力。
而真正最大的目的,还是增强他们的实力。
没错,帝子受的用意就是如此。
那些老秦人出身官员想的没错,他就是为了老秦人。
一个国家之中,一视同仁、宽松对待,对他好,他便会感激。
这些说法,在民族问题上,通通是废话。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那就是不同。
根本不可能轻易融合。
大秦的根基是什么?
不是商鞅、也不是四大丞相和四大军阁大臣。
而是老秦人。
愿意为大秦付出所有的老秦人。
只要这份根基还在,不被动摇,大秦就还在,帝子受就有信心。
大秦想要吞并天下、融合众国百姓,最大的依靠也不是某一个人,而是老秦人。
以老秦人,融合各国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