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两个姐姐是小时候生病没了的,可赵五的大哥却是快结婚的时候,为了救人被人误伤流血而死。
而赵家日子过得还不错,想着大儿子要结婚了,于是赵五爹带着赵五兄妹三人去县里拍了照片。约好了半个月去拿照片,结果赵老大照片还没拿到手,就死在了路上。
那个时候杨继西还不满十岁,转眼就过了这么多年,赵老大也没了这么多年了。
看着赵五爹娘抱在一起哭,众人面面相觑,这么大的雨,照片又那么小,要是埋在下面天晴时还能找找,可问题是房子摇摇欲坠的时候,赵五娘第一时间就是回房拿走了照片。
结果在房门处摔了一跤,照片被雨水冲走,她伸手去抓,房子却要倒下了,被赵五夫妇赶紧拉了出去。
赵五此时也满心愧疚,那是他大哥唯一的照片。
赵五娘在失去大儿子后,精神就不是很好了,此时把一切错都怪在赵五夫妇身上。
“要不是你们非要拉着我走,你们大哥就不会不见了!”
在她心里,照片就是她儿子,只要照片还在,老大就还活着,一直陪着他。
杨二爷爷能训斥赵五爹,却不好训斥弟妹,干巴巴地站在一旁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赵五一抹眼,就又进了雨幕中,一看就是去找照片了,有几个青年对视一眼后,也跟着去帮忙,杨继西穿上蓑衣也去了。
雨太大,赵五家院子里的水都是泥水,院子下方是他们家的自留菜地,就算照片被雨水冲刷下去,也跑不了多远。
杨继西已经记不起赵老大长什么样子了,这个年代的照片都是黑白色的,而且不怎么防水,恐怕找到的时候,也被雨水泡烂了。
就在他一边翻找一边想着的时候,发现在脏兮兮的草片之间,有一黑白色的东西,他心中一喜,赶紧扒拉出来,也来不及细看,举起手大声道,“找到了!”
赵五等人赶紧凑过去,接着都松了口气。
“没有泡坏。”
杨继西这才看向那小小的照片,上面是一个清瘦的青年,一脸严肃。
赵五谢了又谢,赶紧把照片送到他娘手里,赵五娘眼泪也不掉了,抱着照片一直叫着大儿子的小名。
赵五爹也红着眼过来向找到照片的杨继西道谢。
“幸好找到了,不然老赵两口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撑过去。”
赵五他们有心感谢,可现在家都没了,还得借住邻居家呢,所以杨继西等人婉拒后,说等雨停了过来帮忙重建房子。
回家路上,杨二爷爷这么说道。
杨继西脑子里忽然涌现出赵五夫妇面色憔悴,披麻戴孝的模样。
他猛然想起,上辈子照片并没有找到,本就精神不怎么好的赵老婆子又气又急病倒后就再也没醒来,赵老汉没多久也跟着去了。
“怎么了?”
见他站在原地,杨二爷爷也停下脚步,满脸担心地问道。
“没事儿,”杨继西赶紧跟上,“就觉得,我能找到照片,还挺幸运的。”
至少他们有了活下去的念想。
“是啊,”杨二爷爷连连点头,回到家换了衣服先后洗了个热水澡后,跟杨二奶奶说起赵五家的事儿,杨二奶奶又惊又怜。
“每年下暴雨,都会出点事,说起老赵他们家的老大,我都想不起他长什么样子了。”
杨二奶奶轻轻一叹,对孙桂芳说了一下赵家大儿子的事。孙桂芳听了后眉头紧皱,“那人抓住了吗?”
“抓住了,现在还在里面呢,”杨二奶奶道,“因为是误伤,加上那边赔了赵家一笔钱,就没有判死刑。”
“那,他的未婚妻呢?”
孙桂芳又问。
杨继西也看了过来。
“另嫁了,不过嫁得不好,有些爱说闲话的人,说人家克夫,说起来她婆家就在水竹林生产队呢。”
“啊?”
孙桂芳和杨继西都一脸惊讶,“在爸妈那个生产队?”
“是,不过嫁在哪家我倒是忘记了。”
杨二奶奶想不起来,“都十几年了,她孩子都快能议亲了吧。”
“差不多是这个年纪了,”杨二爷爷点头。
“改天回家时,我问问妈,”孙桂芳好奇道。
刘香莲吃了药也退了烧,整个人精神起来,她知道杨二奶奶那边搭伙是不成了,于是跟杨继北说去杨大奶奶家搭伙。
结果杨继北直接道,“如果没有昨天爹骂康哥的事儿,还有点可能,现在大娘绝不会让我们过去搭伙的。”
“那怎么办?”
刘香莲有些生气,“二娘也不愿意我们过去搭伙。”
“本来搭伙就费钱,”杨继北劝道,“咱们在家吃,至少不用给钱。”
“可吃得不痛快,”刘香莲瞪了他一眼,“娘看我也不顺眼,你刚才问她什么时候去我娘家时,她一直说头疼,就是不接茬,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明儿就是刘老四结婚的日子,这个年代就算是下雨,日子也不会轻易改。
“我看反正也是下雨,我们回去也成,”杨继北轻咳一声,看向刘香莲道,“二娘不愿意我们搭伙,会不会是想着我们还没还钱?”
刘香莲眯起眼想了想,“有可能,可我们没这么多钱还啊!”
“向你娘借一点?”
杨继北试探道。
见刘香莲不说话,杨继北又说,“反正你也想借搭伙钱,那不如一起借了,而且你嫁过来的时候都没有压箱钱,三嫂都有呢。”
“什么意思?你嫌弃我?”
刘香莲顿时不高兴。
“不是,我的意思是三嫂彩礼没你多,可她还是带了压箱钱。”
“这不就是嫌弃我吗?你要是后悔了,你就直说!”
听着老四那边又传来争吵声,杨继南冷哼一声,何明秀正在给大花缝衣服,听见声笑了笑,“我还以为大嫂他们比较闹腾,可老四媳妇儿进门后,她比大嫂还能闹腾。”
“同样是坚持娶进门的人,怎么老三的眼光那么好,老四就不行了?”
杨继南十分看不上刘香莲,也不明白杨继北看上她什么了。
“老三眼光好,”何明秀轻哼一声,“有多好?三弟妹也不是省油的灯,一进门就让老三和爹娘斗,现在更是和分出去没两样,日子过得可比我们好多了。”
二娘家的房子可不是他们家这种草房加土墙,不管是住还是吃,都比他们家好。
杨继南没说话。
何明秀又道,“我看这个家,最精明,最会算计的就是老三两口子,别看他们没怎么在家,可家里吵架闹事的时候,都有他们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