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恐怖悬疑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532.两地

532.两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何“使用”刘松年这些宝贝,祝缨也是慢慢摸索来的。打从一开始,她身边就没有类似的人物,她自己也是以“实力”起家的,这方面经验是欠缺的。这两年,除了学校、编书、拟稿之类的活计,她渐渐发觉出她们的“效用”来了。

祝缨笑眯眯地说“要不,你们试着开宗讲学吧。现在干的,就是个普通博士能干的事儿。编了书不假,也没什么名气呀像花姐”

她顿了一顿,道“她有正经的弟子呢你们也要有。我不要你们变成孔孟,不过可以效仿嘛”

“我们现在,也在教学”刘遨有点慌乱地说。孔孟想什么呢而且现在也是老师啊怎么教不是教的呢

祝缨道“照本宣科与言之有物还是有差别的。一讲礼,一讲法,讲安南的规矩。人与人是不同的,拿着一样的书、上一样的课,最后一样的去干活是不行的。得有些天资更高的人,继续钻研、传下学说才好。”

刘衍也觉得自己学问还差着些“恐怕与大儒还差得远。”

“教学相长,你不开始就永远不如人。你们也不能只是清谈、空谈,过阵子,把刘昆调回来,你们仨轮流。三代之治与现在的这些礼法早变得影儿都没了,世易时移,不与时俱进的学问只有死路一条。安南现在的书合用,以后未必就合,到时候要修订,找谁拱手请来一群祖宗给后人当主子不行不行”

二人一阵动摇,终于自幼受的教导的影响还是占了上风,读书人,谁不想呢“天下文宗”家的,不能一直平庸。

刘遨道“我们愿意试试,不过现在我们也还没个章法,乞宽限数年,先将学校办起来。待学生们能授课讲学之后,我们必潜心钻研。”

“行。”

二人放松地笑了,再想起父母亲人,惆怅之感便淡了许多。又想不知他们怎样了,倒是我,似不辜负阿翁。

刘家人日子还是照过的,直到祝炼把刘遨的家书送到了刘府。

刘松年做的决定,子孙倒不是完全不敢反驳,人都走了,阳奉阴违一点也是可以的。但是他们一个比刘松年聪明的都没有,没玩过老头儿,老头早早把一切都算计好了。刘府后人也没有去追索跑掉的女孩子,只是在家中不令人再提起他们。

旁人尤可,亲生父母心里还是有事的。

收到家书,自有骂着“狠心的鬼”,暗夜在被窝里流泪的。当面对着祝炼,还是要客客气气地,又要询问三人在安南的生活,又试探地询问祝缨有什么安排。

祝炼微笑道“男女有别,令嫒的事我是不太清楚的,不过节帅也是女子,会照顾好她们的。”

做母亲的又想询问安南婚俗之类,很怕女儿吃亏,希望祝缨能免看在刘松年的面子上妥为安置。哪怕不给她们婚配,也别乱配。

祝炼也请他们写回信,言明自己可以捎带家书。家里女人想写,男人却断然拒绝,以为既然走了,就当不知道了。

祝炼见状,也不再纠缠,放下礼物就离开了。他此行跑了几处府邸,都是祝缨故人家,刘府只是其一,倒也不显眼。只是心里觉得刘松年这些子孙,确实不如刘松年本人。

回到住处,王叔亮又派下了帖子要他过去。祝炼是先到鸿胪寺报到,再与户部办了交割,接着四处派信,王叔亮处是第一个去的,然后是陈府、施府、郑府等处。王叔亮此时必是已经看完了信,有话要问的。

祝炼从容去了王叔亮府上,王叔亮拜相之后便又搬进了当年王云鹤的府邸里,府是旧府、人却换了一个。祝炼对这儿也算熟,一路进去,发现布局也没有大的变动。

王叔亮本以为祝缨会对“培养人才”有什么特别的交代让祝炼带话过来,岂料祝炼却说“老师说了,就这些。她要管得再多了,又要有人猜忌了。”

王叔亮唯有苦笑,话锋一转,问道“你近来在京城四处访友,有何感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