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恐怖悬疑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522.留下

522.留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苏最后亮了底牌“你说哪里更能施展抱负更能活得像个人怎么样留下来一起吧。扭扭捏捏,可不是丈夫所为。”

赵振仍然有些犹豫“天下,未必没有治世。”

赵苏道“你与我们不同,你是正经读书人,我们沾着蛮夷。你还盼着朝廷出个王相公,你还能效力它,我也不意外。可是王相公的结局呢他的身后,险些受皇帝之辱,这皇帝还是当年他力保入主东宫的。你真抱希望”

赵振道“我想见老师。”

赵苏道“好,我为你禀报。”

赵振再次踏进幕府,忽然想起来这些天的经历,会不会都是老师的安排难道老师真觉得我还堪用那她又要我做什么呢襄助经营安南

安南想起近日所见所闻,他竟然觉得安南虽不富庶,但仿佛也不错。不不不,对普通人而言简直太好了,山外再繁华,普通人也享受不到,依然是赋役加身,安南稍贫,百姓衣食竟不太差。

他的脚步犹豫了。

这次是在签押房,他又见到了祝缨,祝缨身边的“侍女”又换了个人,一个扎着两条辫子的女孩子在一旁研墨。

赵苏为他通报的,赵振也跟着行礼,祝缨摇了摇手,赵苏带他坐了下来。

祝缨点了点桌上的一份公文“拿给他看。”

双辫少女放下墨锭,拿起公文走了过去。赵苏问道“这是什么呀”

祝缨道“前两天那个奏本的回音儿。”

赵苏笑了“还挺快。”

赵振疑惑地打开,发现上面是郑熹亲笔写的脏话。

郑熹大概是气狠了,细数祝缨坑过他的事迹,你是不是缓过气来了吃饱了你个王八蛋就要作夭不许过来我也不想引胡兵我派姚辰英带着温岳、姚景夏去就是了。你给我个回信,你保证不擅自领兵出山。

“郑相公气得不轻”赵振说。

祝缨道“做丞相,哪有不受气的好啦,你可以放心了,朝廷不会再引胡兵的。”

“那您我、我是说,安南有现在的局面不容易,我看过安南的土地、庄稼、百姓,比中原还是差一些,应该让百姓继续休养生息。除非迫不得,否则兵马不宜轻动。”

祝缨一声轻笑“知道啦。”

赵苏咳嗽了一声,说道“姥,他来辞行呢,这么长时间门还没到家,家里怕要着急了。”

“我”赵振发了一个音,又闭了嘴。

祝缨问道“怎么了赵苏,说实话。”

赵苏笑吟吟地道“我们说,请他留下来,他当我们哄他,必要走。”

祝缨道“哦,是我的意思,不是他们自作主张游说你。想不想留下来教书”

赵振犹豫的话不知怎地就咽了回去,说出来的变成了“我愿意的。”

“那行,先回家探望父母,休息好了再回来。”

“我、我不想要官职。”

“行。想要了跟我说。”

赵苏笑道“这下我可又多了一个伴儿。姥,我也要回梧州了,捎他一程吧。”

“去吧。”

从此,赵振便也入了幕府,他不要职衔,祝缨就把他放到礼曹去帮花姐。赵振是地方上也做过,六部九寺也呆过的人,甚至比苏喆更熟悉政务的运转,虽说是教书,礼曹事一多,花姐叫一声“赵大郎。”

他又乖乖地给姑姑干活去了,往来公文他写得比在礼曹听差的学生们好得不止一星半点儿,赵霁不时过来请教公文的书写。先是项安,派了听差的学生过来向他请教公务,接着巫仁也学会了,也赵霁派了来。

赵霁被定了户曹,庶务正是祝缨一系的长项。赵振不得不代为捉刀,为户曹规划了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的活动安南地方小,祝缨这下规矩,每五年重新清查一次户口、田亩,马上就要轮到了。

赵振身上一个官衔没有,干的活比苏喆还要多,他自己也只当不知道,每天依旧挟了包袱到学校里教书。

有事情做的日子过得飞快,这一日,祝缨那里又扔了一个任务下来写一封给西番边将的拒绝信。

赵振的西番文不大好,唯恐理解错了生出事端,从通译馆里揪了一个翻译过来。翻译信译了,意思是要求继续铁器和盐、茶的贸易。

祝缨批了张条子不许。

赵振斟酌着口气,写了个回信,先点出西番背盟,对朝廷动武安南没造反,所以也算朝廷,等于西番与安南现在不太友好。再说你要的这些东西都是用来壮大你的,完了你再打朝廷,安南的立场就很尴尬了。

所以,不行。

他想了想,又加了一段不过安南没有主动挑衅,我们也不想打仗死人,希望你们也体恤自己的百姓。大家还是和平的好。只要议和了,那榷场迟早得开。

翻译给信译好了,拿给祝缨审了一回稿就发给了西番。

祝缨转脸就召了祝青君“准备准备,你要出征了。”

祝青君为这一刻已经准备了不少时日,一切都是现成的。赵振也跟着忙碌了起来,巫仁、项安等处请示了祝缨,遇有忙不过来的时候,都很不客气地找他帮忙。

这一厢,祝青君大军还未开拔,那边西番边将点兵,来势汹汹。不等安南准备万全,祝青君最后一千套简易的皮甲还未验收,就不得不率部西进。

赵振送走了祝青君,却并不能放轻松,安南土兵个头矮小,但行动之迅捷,竟是官军所不如。官军征发,如今是越来越麻烦了,往往要花费比以往更多的时间门,行军的速度也不快。祝青君此行,一昼夜行军是官军的两倍,第二年又是正常行进,丝毫不乱。

这个从后勤的供给上就能看得出来了。

赵振只好在心中叹息但愿朝中诸公能够振作,否则百姓就太惨了。

他低下了头,腰带上空空如也,别人都爱在腰上拴个圆章,他没章。他摇摇头,决定不想那个圆章的事,反正也不耽误他做事,还是教书更适合他。

回到幕府,江宝正在礼曹等他“先生,姥让大伙儿去开会。”

赵振问道“还有什么事么”

“不知道。”

赵振匆匆赶到签押房,见苏喆、路丹青、金羽等人都在,他也往人堆里一站,安静地听着。

祝缨道“陛下有令,许各地士绅募壮士操练,结寨自保,以御外寇、以剿流匪。”

苏喆等人都笑了,她们也不用朝廷这样说,安南就自己养兵了。只不过如此一来,安南也就不显眼了。

路丹青道“先前各地有民乱的时候,官军就是按个葫芦起个瓢,疲于奔命。这样倒也是个办法。”

苏喆道“只怕从此之后朝廷说话的份量就大不如前了。是衰亡之兆。”

赵振心里一阵难受。

祝缨道“既然都知道是个什么意思、会有什么后果,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咱们还是立足安南,西番可是咱们的邻居啊”

“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