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心机
外面锣鼓喧天,祝炼的房里,张仙姑又帮着他收拾行李“哎哟,这才回来,又要你上京啊”
祝炼笑道“我办完差就回来啦,到时候咱们就都在安南好好过日子。”
张仙姑道“莫哄我,我听他们说了,我与你姑姑她们去西州,你不在西州哩。唉,真是长大了,都做刺史了。你才到家的时候,才这么高哩。”
说着,比了个高度。
祝炼也感慨许多,故意岔开了话题,对祝缨道“老师,安南已在手里,朝廷答不答应也都于事无碍。不过,您既有这般的声势,顾同他们或许会来道贺。”
梧州与吉远府极近,又素有贸易往来,虽然没有通知。过不多久,吉远府就能听到风声。
祝缨道“他们,我自有安排。”
“会来与我们共事么他们似乎”
“脾性不合”
“呃上京之后,会馆中难免有熟人,我该怎么回答他们”
“等。我的敕书下来了,自然会再举荐他们复出。”只不过安南是不会给他们留位子了。
祝炼道“那我明白了,路上如果路过了他们,我也这般说。”
祝缨又补了金银等礼物,给皇帝的赋税可以赖掉,小礼物就不能省了。她特意准备了一匣子的金子“这些,送去给郑夫人赏人。”
“是。”
张仙姑道“那帮我也带点儿给你金大嫂子。”
“你们说,我再看看丹青去。”
祝炼与路丹青此行虽未押解粮草,携带的东西委实不少,好在各地的秋赋已经启程,他们现在上路并不拥堵。无论水路、陆路都很通畅,赶在十二月到了京城,此时京城已经下了两场雪了。
两人到了驿站,先不去户部,而是往相府等处投帖。陈萌、郑熹的府邸都是他们要去的,祝炼与路丹青商议“郑相公最好讲究,若不先到他家,他必有芥蒂。但陈相公委实厚道,不好欺负老实人,咱们分头行事。”
祝炼去见郑熹,路丹青去见陈萌。
祝炼这儿,整个郑府都显得不紧不慢的,他也能插上队,被引到书房外等候。却不像陈萌家,路丹青报了祝缨的名号,就被陈萌给叫到了书房“今年梧州秋赋没来,她又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