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八十三章(修)
他们都是残害忠良的帮凶。
这事多多少少成为不少人的梦魇,所以在恍惚感觉这位新后像陆清则时,不少人心头一震。
毕竟气质的确相似,难不成陛下是寻了个肖似的人,聊以慰藉?
这这这!
当初经历过那场混战的大臣们简直是百味杂陈,心里忍不住呐喊:帝师只有一个,陛下你就算真的……找个假的有什么用!
陆清则感觉自己快被盯穿了:“……”
不是说,这些人的注意力,不会太放在他身上吗?
怎么盯他盯得火星子都要冒出来了。
不过气氛也就怪异了那么一瞬,百官跪地拜礼时,陆清则和宁倦顺利地走上了高座之上。
路过鞑靼的席位时,陆清则特地扫了一眼。
鞑靼使团之首,便是那位传闻里的三王子乌力罕。
乌力罕只比宁倦大几岁,相貌算得上是俊朗,肤色微黑,戴着顶颇具特色的帽子,看起来就是很寻常阳光的草原男儿。
原著里的乌力罕阴险且不好对付的,野心勃勃,联合瓦剌进犯大齐,逼得宁倦以病躯上阵带兵。
虽然扫退了这些外族,解决了乌力罕,大大打击了鞑靼与瓦剌,但几年的漠北征战下来,也导
致原著里的宁倦错失了最佳的修养期,病痛入骨。
可以说,这是导致原著里的宁倦病死的罪魁祸首之一。
即使走在身边的宁倦是健康的,陆清则仍旧难以遏制对此人生出的杀心。
察觉到视线,乌力罕陡然抬起了目光,眼神不似脸上那般单纯,有一瞬间的凶悍锋利,目光落到宁倦身上。
方才那股探寻般的目光,是这个大齐的皇帝?
大齐的皇帝陛下并没有看他,趁着走路时手碰过去,不满地捏了下陆清则的手,递过去个疑惑的眼神:为什么不看我要看别人?难道我长得不比他好看?
陆清则:“……”
俩人落了座后,百官也平身坐下。
乌力罕颇感兴趣地看了眼大齐的这位新后。
鞑靼内乱了几年,他收拾家里老不死的同时,也会抽出精力,关注一下大齐的动向。
如今的皇帝和从前那个昏庸无能的崇安帝不一样,算得上英明神武,除了那个几年前去世的太傅,没有其他软肋。
没想到,如今这个大齐皇帝竟然给自己弄出根新的软肋,还堂而皇之地摆出来。
感受着众人落在身上的视线,陆清则神态从容,并不在意。
坐在高座上,反而更方便看下面的情况。
陆清则清晰地看到了许多熟面孔,有满眼担忧的陈小刀,还有如今已经显得十分沉静,眼神却惊疑不定的范兴言,以及许多他从前的下属和对头,看他的脸色都颇为不满。
还有一些熟面孔,已经消失在席中。
三年前陆清则的死,给了宁倦充足的理由解决那些人。
气氛虽然略有怪异,不过流程还是在有条不紊地继续,进入了向皇帝陛下献上寿礼的环节。
最先上来的是宁斯越,小孩儿今天穿得也十分正式,走到高座下,恭恭敬敬地叩地一礼,努力绷着嗓音,试图不让自己太奶声奶气,口齿清晰:“儿臣祝父皇福如东海,圣体康泰,与父君万寿无疆,仙福永伴,共享清平盛世。”
陆清则没想到宁斯越还把自己给祝进去了,莞尔一笑。
虽然底下都是差不多的祝词,不过听到宁斯越的话,宁倦的脸色显而易见的和缓了许多,微微颔首表示赞许。
宁斯越见宁倦对自己脸色柔和,心里雀跃,开开心心地将自己的寿礼献上去,回到了桌边坐下,晃了晃小短腿。
众人跟着视线,瞅了眼那位过继到宁倦膝下的小殿下,又看看陆清则,面色诡异了一瞬。
陛下是年初将小陛下带回来的,远在遇到新后之前。
这锅似乎也推不到新后头上。
只是愈发能推断,陛下当年对帝师果然……
众人正在心里叹惋,昨日才抵达京城的靖王扫视一圈,仿佛并不知道情况,略感惊讶:“怎么不见蜀王?”
各座间顿时一阵此起彼伏的咳嗽。
宁琮下了死命令封口,但他的命令又封不到宁倦的人这儿来,把话半遮半掩地传出去,大臣们又是觉得热闹好看,又是感觉在鞑子面前丢了脸,心里都在骂宁琮。
宁倦淡淡道:“蜀王偶感不适,朕让他在府中歇息着了。”
直接拿下蜀王自然不行,西南那边恐怕会有动作。
用这种宁琮本人都不敢提的原因,将他困在蜀王府里,宁琮的儿子摸不清京中的情况,也不会敢乱动。
宁璟也进不去蜀王府,这么一探,就猜出了几分,笑着拱手道:“臣远在靖州,消息闭塞,竟不知帝后大婚,听闻消息后,备了陛下的寿礼与恭贺帝后大婚的贺礼。”
神色恭恭敬敬,没有半分异色,仿佛当真很诚恳。
其余人没想到还有这一茬,倒吸一口凉
气:“……”
怎么还有新婚贺礼的?
这让后面的人多尴尬?
靖王你多献礼前就不能商量商量吗!
众人腹诽着靖王的媚上行为,陆清则瞅着这人,却还是觉得不似好人。
他在感情方面可能有点迟钝,但这方面的直觉向来敏锐。
宁倦派人查过宁璟,得来的资料很简单,抓不到宁璟这老狐狸的尾巴。
这几年的削藩已经让许多藩王不满,若是再贸然对一个显得如此忠心的藩王下手,其他藩王一个紧张,纷纷效仿宁琮,那就别想安宁了。
有了靖王领头,之后几位藩王献礼都有点小尴尬。
帝后压根就没举行大婚,新后又是个男皇后,他们哪能想到送这个。
直到尴尬的献礼接力棒到了乌力罕手上。
乌力罕神色很自然,送上草原的祝福后,他身旁的另一个使臣忽然开了口,脸色关切地询问:“几年之前,三王子曾在草原上设法捉到了一只珍贵的海东青,进献给陛下当作寿礼,不知那只海东青现在如何了?”
海东青在草原上的地位极高,算是鞑靼一族的精神图腾,鞑靼使臣问起这个,倒也正常。
但真实缘由只有乌力罕自己知道。
——那只海东青脾气极为倔强,他捕捉到后,尝试过熬鹰,然而那只鹰隼直到伤痕累累,半死不活了,依旧不肯就范,他便故意将之送到了大齐来,美名其曰是献出草原的至宝,希望两国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