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用朱国瑞转移视线
“不懂?我也不懂。不过小先生来了,肯定会召集我们学习,到时候他会告诉我们。”
“啊?还要学习?!”
“不要啊啊啊啊啊,我才刚结束毕业考,难道还要返校?我不要读书做作业!”
“死心吧,小先生来了,考试逃不掉。”
“不!!!!!”……
燕王惨叫的时候,明军的将士们也跟着惨叫了。
看来,朱标“小军师”之名,完全没有“制定了军队启蒙课程大纲的小先生”响亮呢。
朱标揍完堂兄,又叉着腰对三位哥哥咆哮半个时辰后,终于结束了训斥。
朱文正非常高兴。
咆哮归咆哮揍归揍,标儿没罚他抄书就好。
处理完私事后,朱标开始给他们说起朝中发生的事。
书信半年一封,朱文正、李文忠、陈英三人无法得到朝中最新的消息。
不过在封建时代,一般半年也不会发生太多“新消息”。所以三人得知这半年发生了许多大事时,都很吃惊。
“孔、孔家垮了?”
“厉害厉害,满朝文臣难道不发疯?”
“常丫头真是可怕,不愧是常遇春的女儿。”
“又去东大陆了?这次不知道能有什么好东西。”
“樉儿和棡儿真没用,居然受伤了。”……
三人一边吃着热带甜甜的水果,一边锐评朝中诸事。
这个时候北京都入秋了,他们还能光着膀子吃水果,十分惬意。
朱文正抹了一把嘴,道:“看来我们确实给你添了许多麻烦,让你都亲自来了。不过我们真的冤枉啊!”
“好了,我知道。”朱标道,“这里确实是麻烦,如果不能好好处理,就会变成泥潭。”
朱文正犹豫了一下,道:“要不先放弃?”
朱标摇头:“大越国都对我们动手了,我们不灭掉他们,打完就跑,等他们重建之后再打我们吗?既然已经打下来,就好好治理。湄公河平原能一年三熟,是很重要的水稻产粮地;南边海峡是欧洲到我们大明海上贸易的交通要道,宛如北方关口。好好经营这两个地方,要维持百姓生计不难。”
“只是要你亲自来才做得到,是吗?”陈英苦笑,“标儿你离开了北直隶,北直隶怎么办?北直隶比这里更重要。”
朱标挑眉:“我给爹写信,让他派朱国瑞去当北直隶知省,弟弟们辅助他。”
三人先呆滞,然后朱文正大笑不止,李文忠和陈英苦笑不已。
“北边是我和文正平定,南方是我、文正、阿英打下来。北直隶由标儿你治理成如今繁荣的模样,现在安南行省仍旧由标儿你治理,北直隶还交给舅舅……”李文忠按着额头苦笑,“朝中看我们不惯的人,现在可找到借口弹劾我们了。”
陈英皱眉:“这样真的没问题吗?是不是暂时把北直隶交给义父其他心腹更好?”
朱文正大笑:“等他们弹劾,最好他们说灭朱国瑞满门,哈哈哈哈哈。”
李文忠和陈英毕竟是外姓,考虑得比较谨慎。真的姓“朱”的朱文正可一点都不担心。
朱标沉稳道:“我知道让陈麟暂代知省,或者随意让哪个知道我身份的叔叔当知省,我在北直隶安排好的政策都会继续执行。但我故意让爹派朱国瑞当知省。”
朱标解释自己如此做的目的。
安南行省很重要,就算会暂时给大明带来麻烦,朱标也要安抚好这里。
永乐年间,中南半岛不是大明的布政使司,就是大明的属国,大明的海军就驻扎在旧港,当时是世界上第一强大的海军。
永乐敢年年用兵,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财富必不可少。
朱标不清楚永乐其他国策和打仗、吏治相关的事,但永乐年间的海上贸易是经济学必学知识,他当然知道。
为何说郑和下西洋耗费巨大,没有收入?因为这些收入进的皇家私库,和直接海军使用,没有进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