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张昶和陈标的交锋
朱元璋拉了拉领口,大喘了几口气:“让我再想想吧。”
他不是不知道儿子说得对,只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以标儿的说法,确实他这一代、标儿这一代的孩子不会有太大争端,但若皇帝脑袋不清醒,比如立了太子但偏爱宠妃幼子,或者年老智昏猜忌优秀的太子,甚至干脆没子嗣又不肯提前培养优秀的宗室子弟……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王朝要持续下去好难啊。
朱元璋正纠结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标儿送给他的天书。
这个念头就像是当头给他浇下一头冰水,不但让他清醒,还让他有点哆嗦。
朱元璋想起以前自己的志向,想起自己曾经生出的要当开天辟地的那一个人的念头。
现在,他却想着怎么让朱家人永远当皇帝?让大明永世不灭?
这世间怎么可能有永世不灭的王朝?这世间怎么可以又永远站在百姓头上的皇帝?!
我建立大明,只是标儿说,现在生产力没发展到不需要皇帝的时候。
我大明的末代皇帝不能成为亡国之君,要成为亡帝之君!
朱元璋心中的焦躁和痛苦如潮水般退去,仅存庆幸和羞愧。
“这世间没有,也不该有永世不灭的王朝。我只要昭告子孙,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要把百姓看得比自己重要。若真到了朝廷腐朽到无法弥补的那一步,厉害一点的人就学我,带领反抗的百姓推翻腐朽的大明;若做不到,至少不能成为百姓走向更好未来的阻碍。”
朱元璋挺直脊梁,坐直身体。
他的三位义子,他相濡以沫的妻子,都一样或坐直或站直了身体。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就算我舍不得杀自己的儿子,也该关他们一辈子。只要能做到这一点,皇位争夺再乱也乱不到哪去。如果做不到,就说明大明是该被推翻的时候。那就没什么可留念。”
朱元璋的表情缓和,露出了轻松惬意的笑意:“反正大明不会在我手中、在标儿手中灭亡。标儿也一定教导好他的孩子。我们爷孙三人的目标是缔造一个如标儿所说的那样远迈汉唐的盛世。之后,就看后代子孙自己的本事吧。朱文正。”
朱文正起身,单膝跪下:“主公。”
朱元璋道:“我会先命你为燕王,辅佐标儿整顿好北方。”
朱文正得意扬扬:“是,主公!嘿嘿嘿。”
他扫了自家两个表情嫉妒得面目全非的兄弟一眼。
没想到吧?是我陪着标儿!
朱元璋摆摆手,朱文正站起来,回到自己位置上做好。
朱元璋又道:“李文忠。”
李文忠跪下:“末将在!”
朱元璋道:“我命你为韩国公,名义上辅佐燕王,实际上辅佐标儿。能不能封王,就看你的本事了。”
李文忠立刻道:“谢主公!末将必不负主公所望!”
朱元璋道:“陈英。”
陈英紧张地跪下:“末将在。”
朱元璋笑道:“标儿说你本该去云南,不过现在你若是去云南,恐怕你会不高兴。”
陈英知道自己这时候应该说“凭主公吩咐”,但他嘴唇翕动了一下,单膝跪下变成双膝跪下,磕头恳求道:“主公,我功劳不够封爵,可否让我跟着世子再历练一番?”
朱元璋起身,将陈英扶起来:“好,你就先跟着标儿。跟着标儿,你有的是功劳立,别急。云南那地,让那群闲不住的老将打,打完给你治理。虽然我知道你想一直陪着标儿,但除了你,谁给标儿守好西南边陲?”
陈英哽咽道:“谢主公,谢义父,是孩儿任性了。”
“趁着你还年轻,我也没老,任性就任xìng • ba,我能帮你们兜着。”朱元璋笑道,“好了,都坐回去。别等标儿回来露馅了。不知道标儿做了什么好吃的。”
朱文正揉揉肚子,没好气道:“啊,结果我们仨都要跟着标儿?没意思,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呢。标儿可别做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就想大口吃肉。”
李文忠和陈英瞪了朱文正一眼。
如果不是义父义母还在这,他们一定会和朱文正好好切磋切磋。
标儿给你做吃的,你还挑挑拣拣?脸呢?
朱元璋点头同意:“没错,我就想大口吃肉。”
李文忠和陈英:“……”
他们不敢瞪兼任主公的义父,所以他们决定,等会儿多和朱文正切磋一场。
陈标端来的东西,确实有些花里胡哨。
他将豆芽、牛羊肉切成小丁状,和新鲜的豆花、青豆一起做成了豆腐羹。
“加水,加很多水,喝水管饱。”陈标一边调味一边絮絮叨叨,听得厨子们都在忍笑。
陈标做好一大桶豆腐羹,让人给他家几个饭桶抬过去。
刚吃饱又想吃,把胃撑坏了怎么办?都给我喝水!
陈标把豆腐羹抬来后,朱元璋和朱文正的脸色一下子就垮了。看他们如出一辙的神情,仿佛他俩才是亲父子似的。
“我厌恶豆腐。”朱元璋沮丧道,“标儿,你知道翡翠白玉汤吗?”
陈标给他爹舀了一大碗:“知道,不就是白菜豆腐汤吗?”
朱元璋道:“你知道?”
陈标道:“我陈家酒楼里有这道菜。”
朱元璋的话说不下去了。他所说的翡翠白玉汤,绝对不是陈家酒楼卖的那种。烂菜叶子和馊豆腐做的汤,才是他记忆中的翡翠白玉汤。
朱元璋真的很厌恶豆腐。他乞讨的时候,吃馊豆腐吃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