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106章 教导朱元璋的时机

第106章 教导朱元璋的时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们看着陈标的眼神都温柔极了,纷纷赞同陈标的话。

“标儿说得对,此刻不说,今后就没机会说了。”

“主公什么都不懂,若让主公自己摸索,让朝纲起了混乱,岂不是我等陷主公于不义?”

“呃,我能说我真的不懂吗?不是我不想和主公说啊!”

“其实我也不懂。”

“标儿,你再仔细说说!”

“老师,我们看的是同一卷史书吗?官制我也研究了许久,我完全没看出这么多矛盾。”燕乾叹气,“除了格物,老师你能不能也教我如何读史书?”

康茂才声音变得又尖又细:“老师?!”

花云酸溜溜道:“没想到吧?他是标儿入室弟子,送过拜师礼的那种。”

陈标脸红彤彤,使劲摇头:“没有没有,不能这么算……好吧,算就算,但别叫我老师!怪不好意思!我教你!”

燕乾笑道:“谢谢标儿。”

朱元璋捏了捏下巴,略有些好笑地看着燕乾。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还有点狡猾。

不过这种狡猾只是为了能向标儿请教更多的学问,朱元璋懒得管。

朱元璋道:“标儿,你继续说,这三套方案中有什么问题。”

陈标道:“这三套方案看似不同,其实只是官职名称和架构的不同,其内在的本质都差不多,挖的坑也一样。”

陈标不意外这些人看不出来其中的坑。

就像是他之前所说的皇帝将要面临的几大矛盾,他点明后,宋先生等人可能恍然大悟,但他没提之前,即便宋先生和叶先生对史书倒背如流,也不一定会想到这里去。

原因无他,现在的人对皇帝天生敬畏,不会往那边想。

现代人在智慧心机上不一定比得过古代人,但他们有两点,只要是经历过正统教育的人都能比得过古代人。

第一是对皇权没有丝毫畏惧;第二是盖棺论定和高屋建瓴的视野。

这两点能让现代人站在“全知视角”上,对史书进行评价。

陈标虽是理科生,但理科生也要经过统考。大部分学生在统考的时候都是“开卷考试”,或者直接理科抄文科,文科抄理科。

但陈标是个优秀学生,即便他学的是理科,文科的课他也好好听了,考试也认真地准备了。

不过陈标现在知道的知识很浅显,大概就是“键政”的级别。

若是让文科生来,历史高考题除了极少数的背诵题,全是材料分析,他们闭着眼睛都能指点上下五千年。

陈标本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来当一个“键政高手”,但他爹说官制的制定是他当负责人,陈标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若不说服了这群人,没有解决官制中的坑。当朱元璋变成了洪武皇帝,这些坑在之后朝政实际运作中逐渐显现,朱元璋肯定会发现自己被坑。那自家爹不是死定了?

好一点,他和自家爹父子被处死,其他人流放;差一点,全家人都完蛋。

再者,陈标也不想看着朱元璋陷入陷阱,更不想看着喜爱自己的长辈们因此事埋下抄家灭祖的隐患。

陈标一边说,一边无奈想,他在这个世界牵挂的人越来越多,真不是一件好事。

朱元璋要了纸笔,一边听一边做笔记。

其他人见状,也都学着朱元璋做笔记。

陈家的人调亮了灯笼,并从屋内搬来了更多的灯架,让附近照亮如白昼。

张昶在管制上挖的坑,主要有三点。

第一,他加强中书省的权力。

宋朝为削弱勋贵、丞相、外戚、武将等权力,故意设置许多官职,让百官职权既分散又重叠,因此宋朝无外戚勋贵相权之忧,但冗官成了沉重的负担。

张昶在方案中详细阐述了宋朝官制混乱,“差遣、本官阶、散官阶、勋官、爵位,贴职”等官制并行,所以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砍掉职能相同的职位。

这一点很正确。

但张昶将包括武将任命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到了中书省,宰相几乎成为“副皇帝”。朝政中所有事,宰相不需要禀报皇帝就能自己处理。

若宰相谨慎,或许会事事禀报皇帝再处理;若宰相权力欲大,恐怕皇帝就被架空了;

第二,他增强地方的权力。

原本封建王朝收的税都要千里迢迢运进国库,路上肯定有损耗,这部分损耗一般都会转嫁到百姓头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