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论薪火相传的浪漫
为首的工匠痴痴地看着图纸。
所有的工匠脸上都带着狂热的表情。经过这么多年,他们已经明白,只要公子说能做出来的东西,哪怕再匪夷所思,都能一定能做出来。
陈标想抑制住双手的颤抖,但不但没能抑制住,连声音都开始颤抖了。
“能。这个心脏,还有个名字。”
“蒸汽机和内燃机。”
内燃机和蒸汽机的动能原理都是“烧开水”。蒸汽机是通过烧热水的活塞运动供能,内燃机是通过燃料本身的剧烈燃烧产生气体供能。
燕肃所预想的是蒸汽机,但他的“木牛流马”需要的是内燃机。这就是他设计“心脏”后,迟迟无法突破困境的原因。
燕肃已经找到了替代人力畜力的办法,但他当时想到的办法并不适合他所制造的精密机械。
但燕肃认为自己的思路没有错。他试图减小蒸汽机的体积,一直没能成功。
他在病床上的时候,改变思路,准备从燃料入手,寻找能燃烧后直接产生气体的燃料,这样就可以减少烧开水的步骤,让燃料直接变成“开水”。
这就是内燃机的原理了。
可惜,上天给燕肃的时间太少了。当他想到了这个办法的时候,他已经大限将至。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陈标也在感叹,悠悠苍天,何薄于大宋,何薄于华夏?
但凡燕肃晚死一两年,这历史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哪怕因为材料问题,大宋没办法做出“木牛流马”,但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出现,会提前导致社会变革。
而南北宋的时候,外面还是黑暗的中世纪。这次,华夏能占尽先机。
陈标早就在试图做蒸汽机和内燃机了。
他不知道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具体构造,但只要明白原理和动能公式,以工匠们的手艺,摸索个几年,一定能把蒸汽机和内燃机造出来。
其麻烦,也只是从“实验用品”,变成“可普及的工业用品”而已。
但只要有用了“实验用品”,经过一代代的改良,普及也是迟早的事。他用不上,后世人能用上。
工匠们研究蒸汽机和内燃机已经有了进展。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知道要如何运用蒸汽机和内燃机。
发动机有了,如何制造汽车火车轮船,这些陈标一概不知。
理科不考手绘机械工程图啊!
陈标只能放缓蒸汽机和内燃机的研究,将人力物力用在更有用的地方,比如黄火|药和新式大|炮的研究。
燕肃的研究手稿解决了陈标一直头疼的问题。
陈标知道如何制造“心脏”,燕肃已经做出了“身体”。只要把“心脏”放进“身体”里,木牛流马就从传说中走了出来。
其他工匠们虽然激动,但他们有陈标以前多次制作神奇物品的经验,所以情绪波动不是特别大。
所以他们不能理解,为何自家神奇的公子,会手捧着这一份潦草的手稿泣不成声。
他们不知道,陈标的“神奇”,都不是他自己的东西,是他站在巨人肩膀上,从后世学来的知识。
而现在这份手稿,代表着华夏人自己的心血。
从无到有,从传说到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