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25章 未经人苦莫言人非

第25章 未经人苦莫言人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为什么他们居然会如此震惊,好像三观都崩坏重组了?

总不能是这些惨剧他们看过了就忘了,在被自己点明之后,才去深思惨剧背后代表的普遍性?

两位笨蛋哥哥平时吃得很饱啊,吃饱了不思考这些思考什么?

看来还是书读少了,我得给他们增加功课。

陈标拍了拍桌子,声音不大,但朱文正和李文忠还是回神了。

陈标问道:“听懂了吗?”

朱文正和李文忠使劲点头。

陈标道:“听懂了就赶紧去办正事。镇守在这里的兵有多少没成亲,你们要先算出来。然后酗酒的、dǔ • bó的、经常去找暗娼的筛选出去,脾气温和对人好的最先入选。咱们要主持一场相亲会……月老会,就由你们主持。”

朱文正和李文忠傻眼:“我们?!”

陈标想了想,道:“算了,你们俩都没成亲,不太适合。你们去求求宋先生和叶先生。若宋先生和叶先生反对,你们就用我刚才的话来说服他们。”

陈标问道:“还需要我再说一遍吗?”

朱文正和李文忠先摇头。他们本能地不想听这些让人心情非常沉重的话。

但他们最终还是点头,让陈标再为他们细细梳理了一遍,再说了一遍……未经他人事,莫论他人非。

……

朱文正和李文忠两个读书不多的小将,说服了叶铮和宋濂两个大儒。

他们听了朱文正和李文忠的话,手都在微微颤抖。

宋濂还不断反问:“村里真的是这样吗?”

他是公认的贫寒学子,但现在他却发现,自己居然一点都算不上贫寒。

宋濂看向叶铮。

叶家虽是水心村的大家族,但叶铮生活在村庄里,或许比他见识更广。

叶铮沉默了许久,才点头。

宋濂跟着沉默了许久,道:“我的见识还是少了。”

叶铮道:“跟着大帅做事,我们有充足的机会见识最底层的百姓的生活。”

朱大帅,是真的心系最底层的百姓啊。只是这会为朱大帅带来什么,他们心里都没有底。

百姓是一盘散沙,即使百姓知道谁对他们好,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持对他们好的人。

历朝历代,厉害的文臣武将,士绅豪强的支持,才是争夺

天下的关键。朱大帅能否靠着“天命”,对抗天下千百年来的大势?

宋濂和叶铮在扬州的时候,给许多亲朋好友写信,告诉他们朱元璋是个心系百姓的好人,希望有更多的人投靠朱元璋。

但这些书信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朱大帅确实对百姓好,但朱大帅对士绅豪强和文人都不够好。

正如他们之前想的那样,这样的主公,在大众认知中,就是妥妥的暴君。就算做出了成就,在史书中也不会缺乏抨击抹黑。

所以能人们爱惜羽毛,肯定会十分踌躇,不被逼到绝路,不会投靠朱元璋。

宋濂和叶铮都十分无力。

他们都在担心,朱元璋什么时候会被这些压力压垮,与历史大势同流合污?

如果朱元璋妥协,神仙童子标儿的未来,就要打个问号了。

叶铮道:“景濂毕竟还挂着一个朱门弟子的名号,这事我来做。我事功学派向来做事只看结果不择手段。这种事不会对我的名声造成打击。”

因为事功学派在程朱理学的学子中本来就没有名声。

宋濂道:“不,我……”

叶铮打断道:“景濂,你这次就别和愚兄争了。你朱门弟子的身份非常重要,未来若有其他程朱理学的学子心怀天下,想要改投大帅门下,你的身份就是他们改变思想的台阶。”

宋濂皱着眉头,拱手道:“是。”

朱文正和李文忠不懂叶铮和宋濂对话中的含义。文人从来不肯好好说话,老是话中藏话,令人头疼。

不过叶先生接下了此事就好,他们就能和标弟交差了。

离开时,李文忠看朱文正闷闷不乐,问道:“你怎么了?被标弟所说的话打击到了?这不像你啊。”

朱文正看了李文忠一眼,没回答:“我先回去休息,今天别来找我。有需要我做的事,你帮我做。”

李文忠道:“去吧去吧。”

他叹了口气,转身去找陈标。

遇事不决找标弟。标弟肯定知道朱文正为什么会情绪突然低落。

陈标正在和李贞商量细化青军劳动改造奖励工分的事,听完李文忠的询问后,陈标还没说什么,李贞先严肃道:“文忠,以后不可再提这件事!”

李贞说不准问,李文忠非要问:“为什么?”

李贞有点想抽这个不知道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像朱文正的儿子。

以前他的儿子不是这样!一定要和国瑞说,别老让文忠和文正混一起干活!

陈标眼眸垂下,在眼底落下一层阴影:“可能他和婶婶都当过流民的缘故吧。”

朱文正的母亲王氏在丈夫被饿死后,带着朱文正回娘家讨生活。但很快因为饥荒,娘家也待不下去,王氏带着朱文正当了一段时间的流民,后来找到了朱元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