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生意
中午,大家的午饭是萝卜炖肉和熬梅干菜。
傍晚,大家的晚饭变成了鱼丸汤和酸梅煮鱼。
可能是在美食的驱策下,也可能是大家一起干活,今天大家干劲格外足。
忙碌了一天下来,大家超额清理了河段中的淤泥,还把一部分狭窄的河段扩得更大,方便后期船舶通过。
清淤的地方离营地十分远,晚上,大家就着自己带来的棉被,铺上稻草,点上篝火,就在野外睡觉。
郁徵与左行怀在附近巡视的时候,还能听到远处的狼嚎声跟各种野生动物的怪叫声。
郁徵画了几道安神符,让人贴在篝火外面,又与左行怀商量第二天要清理的河段。
左行怀之前还劝他回郡王府先休息,劝了几次,劝不动,便由着他。
两人跟着将士同吃同住,辛苦归辛苦,成就感也很高。
冬天没什么事,郁徵现在所有的重心都铺在运河上。
这个运河挖得非常不错,挖一段就有一段能用,当运河能用后,他们想把粮食和日用品运过来也方便许多。
郁徵一门心思扑在运河上,除了会接朝廷的邸报外,再不管其他事情。
他不知道的是,外面关于他们这段运河的消息已经传遍了。
几乎所有邑涞郡的人都盼望着这段运河能早日通行,他们出去外面也更方便。
这日,邑涞城中。
邑涞城最大的客舍内,有一帮商人坐在店里唉声叹气。
他们叫了饭食,叫的却是咸菜和白粥。
掌柜看他们风.尘仆仆,上前问候道:“客人从哪来?”
“从外郡来。”为首的人说道,“做完你们这边的生意,我们就要回家去了。”
掌柜笑道:“回家好,回家舒坦。”
客人摇头,叹气道:“谁不知道回家舒坦,可我们这货要卖得出去啊。若是卖不出去,这一趟就白跑了,不仅白跑,还得折本。”
话说到这里,大家看着他们的表情,心里都知道这帮人叹气是真叹气,打探消息也是真打探消息。
饶是如此,店里也有热心肠的人忍不住说道:“你们都带了什么货过来?不妨说出来,让大伙给你们出出主意。”
客人说道:“我们带的都是杂货,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像风干羊肉,盐渍海菜,上好的皮毛……路上看见什么我们就买了什么。”
掌柜问:“这等上好的杂货怎么会卖不出去?”
客人:“若是卖得出去,我们就不必愁了。连在城中摆了好几日摊,也没卖出去多少,下一步还不知道要去哪里。”
热心肠的人快言快语:“货卖不完你们去蓬定县啊。”
这话一出,掌柜连忙使眼色,叫那热心肠的人不要再说了。
倒是客人,听到这话颇为惊奇,压低声音问:“邑涞郡中最大的邑涞城货物都卖不出去,怎么去底下的县城货物反而能卖出去?”
热心肠的人嘿嘿一笑,压低声音:“你们可知这邑涞郡中,来了个郡王老爷?”
客人:“有所耳闻。”
热心肠的人:“那你们猜猜,这位郡王老爷住在哪里?”
客人听到这里恍然大悟,朝那热心肠的人拱了拱手:“多谢兄台教我们,我们这就分一部分能带走货物去蓬定县中碰碰运气。掌柜,这位客人的餐费挂我们账上。”
热心肠的人还礼:“不必如此客气。”
两人推却一番,客人怎么也要请那人吃饭。
那热心肠的人压低了声音,再次说道:“我建议你们既然要把货物带过去了,不妨把所有货物一起带过去,去了之后也不要再回来邑涞城,而是直接从他们那边走。”
客人:“我们的货物那么多,除了郡王老爷之外,其他人恐怕吃用不起。”
热心肠的人:“你们这都是想差了,反正若信得过兄弟,不妨去试一试。”
热心肠的人说了这么多,也不敢在店里停留,吃完抹了抹嘴,很快就走了。
掌柜缩缩脖子,继续在柜台后面。
客人再问,掌柜却不敢回答了,摆摆手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客人见状心里有数,当天下午让底下的商队收拾东西,退了房又带上干粮,直接往蓬定县那边走。
邑涞城离蓬定县并不远,两边临着。
不过只靠双脚走,要走的路还挺远,商队走到彭定县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商队大部分人都来过这个小县城,对这个小县城也有一定的印象,然而今天再看到这个小县城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才一两年没来,这个小县城的模样变了许多,沿街的店面整齐了不说,连底下的青石板都干净了不少。
商队的人迟疑着找记忆中最大的客舍投宿。
客舍倒和以前没太大的变化,只是干净整洁了不少,客舍外面还配着大水缸,听掌柜说是用来救火的。
蓬定县的老爷们统一要求,每家客舍都要放。
商队的人发现,除了店里面的陈设有所变化,掌柜态度也有所变化。
这家客舍这次从上到下都热情有礼,住店吃饭的价钱也便宜。
丝毫不像之前遇到的客舍,能宰一笔是一笔,全靠他们在路上积攒的经验,才能避开大大小小的坑。
商队的人跟掌柜聊天,好奇地问:“这里变化怎么那么大?若不是路还是那条路,我们险些都不认识了。”
掌柜骄傲道:“这多亏了我们郡王老爷。”
“我一路上来,听说了不少郡王老爷的事迹,我们若想拜谒郡王府,可需要做些什么?还是直接去就行。”
掌柜:“你们好端端的,去郡王府做甚?”
“这不是带了许多货物过来,想去郡王府瞧瞧,看老爷们对我们的货物是否有兴趣。”
掌柜:“你若想卖货,去郡王府便去错了,现在郡王府只留一些侍卫老爷在里面,郡王老爷已经出去了。”
“还请掌柜帮忙指条明路。”
商队的人说着摸出银子要递给掌柜。
掌柜连忙推拒:“我们这是正儿八经的特色,不能乱收费,你若想知道郡王老爷的消息,这也不难,明日出城后,你们便沿着河往上走,郡王老爷正带着人疏通河沟。”
商队的人没太听明白,面面相觑。
掌柜看他们这样,乐了:“总之你们按我说的,明日出城之后沿河往上走就是了,走着走着你们会看到一堆人和一堆商队。”
商队的人道谢。
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第二天天还没亮,起来拜别掌柜,拉着马匹,驮着货物,果然沿河流往上走。
他们一直走到中午,很快听到了前面人声鼎沸,等走近一看,发现在荒郊野外有无数人正在往来。
这些人当中,有兵卒,有商人,有百姓,还有差老爷。
商队的人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已经不知道作何反应,走近了去问一下才知道,这里正在淘河。
将士们这么多人,每日要吃用的东西不计其数,所以很多人过来这边做生意,也有附近的百姓主动过来帮忙。
商队的人茫然地跟着人往前走。
很快,他们被带到一个看起来像是管事人的面前。
管事看他们一眼,也没多问,只让他们把携带的货物拿出来看看都有什么货。
商队的主人陈一尘意识到对方这是要买他们货物,忙让手底下的人把货物搬出来。
陈一尘:“老爷,我们带来的货都在这里了,海陆干货,南北皮毛,应有尽有,您看看要些什么?”
管事:“先把你们带来的干货让我瞧瞧,你们带了海菜和虾米?”
陈一尘:“回老爷,带了两车,都是我们去海边收回来的上好货色,这玩意不值钱,我们卖得也不贵。”
来的时候陈一尘闻到了很大的咸鱼味,也看到了外面树上挂着的各种咸鱼。
有这么多咸鱼在这里,这些人肯定不会买他们的虾米与海菜了。
就是不知道肉干对方还动不动心,肉干这玩意非常重,他们来回倒腾不太方便,要是对方有意要买,无论如何他也要把这些肉干卖出去。
管事仔细查看,说道:“你们的虾米和海菜倒是好货色,在这里等着。我请上峰过来瞧瞧。”
管事很快出去,也不怕陈一尘他们乱跑。
陈一尘他们当然不敢乱跑,目送着管事离开之后,鼻观眼眼观心待在原地。
这里这么多人,好些人浑身健子肉,一看就吃得好,练得好,绝不是简单的货色。
借他们个胆子,他们也不敢乱窜,万一听到或看到什么不该知道的东西,这条命就没了。
他们在屋里等着,等了一会儿,心思闻到一阵淡淡的香气,接着一个中等个头的儒雅年轻人走了进来。
这年轻人看着像是个读书人。
陈一尘战战兢兢:“老爷。”
伯楹道:“你们都带了什么货物?全都拿出来给我瞧瞧。”
陈一尘:“回老爷,都在这里了,这边的是海货,这边的是路货。这里头还有些药材,也是我们压箱底的宝贝。”
商队的人把所有箱子都打开,老老实实地垂手站在箱子后面。
见到这个年轻人跟他身后的侍卫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在他面前没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跟这些老爷们打交道,是不能主动要银子,得等老爷们赏赐。
老爷们说多少就是多少,多说两句话说不定脑袋都没有了,不过大部分老爷们心地都比较慈软,不至于做出shā • rén越货的事情。
伯楹仔细看了一圈,发现这队商人带来的货物非常不错,他们来的时候应该挑选过,所有货物都很精良。
伯楹看完之后按照市场的价格买下了他们所有的海货。
郡王府及夏南军的将士们虽然不缺鱼吃,但郁徵说遇到海货还是要买一些,这些东西吃了对身体有好处。
伯楹不太明白为什么同样的鱼,海里的鱼吃了对身体有好处,不过郁徵说什么,他都会努力去做。
伯楹以优惠的价格买完东西,看着这群风.尘仆仆的商人,笑了笑:“你们有没有兴趣做点生意?”
陈一尘恭敬道:“老爷,不知道您说的生意是?”
伯楹:“瓷器和符纸,我们郡王府的特产。”
陈一尘脸上露出吃惊的神色,他从来没有听说过郡王府有什么特产,更不知道这地方的符纸和瓷器是什么样。
伯楹道:“郡王府出品,必然是精品,你们瞧瞧便知道了。”
陈一尘有些犹豫,不过看起来今天不买好像不行,他对手底下的人使了个眼色,示意大家不要轻举妄动。
伯楹装作不知道他们在背后的动作,带着他们往前走,那么多侍卫,也不怕他们做出什么。
最近有许多生意人过来,伯楹推销他们郡王府的东西已经推销习惯了,他们还带了样品过来,现在直接带这群商队的人去看样品。
商队的人还没有走到仓库,耳边就听到了前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争吵声有大有小,与一般的争吵声不同,这里的争吵声非常诡异的是,别人都争吵着要杀价,这里的人却争吵着说要多买一点。
陈一尘心里十分疑惑,不过什么都没说,乖乖地跟着走进去,没想到一到库房里,进入他眼帘的先是一箱箱红色的瓷器。
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瓷器!
这么红,又这么薄,一个个瓷器放在箱子里,像一块块红宝石一样。
不对,红宝石都没有那么漂亮!
起码在野外看见的红宝石原石没那么漂亮,非得那些红宝石收回去,被细细切割打磨过,才有这么莹润的光芒。
这些东西实在太漂亮了,陈一尘走在其中难以想象,这里居然有那么好的东西。
要知道他们几年前也来过这里,那时候这里还是不毛之地,连人都没有什么,更别说产出如此精美的瓷器。
这该不会是郡王老爷从京都里带过来的吧?
陈一尘悄悄怀疑,只有京都里带来的匠人才烧制出如此完美的瓷器。
或者,烧出的直接是皇家秘瓷?
这也不是不可能,一个郡王总要带点什么东西傍身,要不然来这偏远的地方,吃什么喝什么呢?
陈一尘咽咽口水,瞧瞧看前面伯楹的背影,心中忽然发现,他们不是要倒霉,可能是要走大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