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安达
贾鉴不看好他,以及他投靠的忠顺王。
不管是在辽西,还是朝廷。
作为金江镇的机密奔走,他不光接触了辽东的各项事务,也有国内源源不断传来的情报,所以对国内的形势极为的了解。
忠顺王想要在辽东和金江镇争雄,实乃天方夜谭。
“贾鉴一定不能放走。”
进入了大帐后,程之信一改刚才的嘴脸,诚恳的再一次向忠顺王提议道。
“此人本身才能就极强,深知辽西的情况,如今又在蒙古各部中都有关系,竟然能说服蒙古台吉们改变主意。
我们离海州最近,而蛮族主力却都在前线,所以争夺海州城我们是有优势的。
如果战事顺利,我们光复海州城,随后赶来金江镇,必定讨要海州城。
金江镇军多,而我辽西军少,必定要拉拢蒙古军的支持,以对抗金江镇。
如果放了此人回去,以他的能力和关系,蒙古军必然被他拉拢,而支持金江镇。”
忠顺王听完程之信的想法,他也是这般想的。
他锦州军才万余兵,史鼐带领的国内军,也才五万兵,而金江镇有十二万兵。
还有朝鲜的五万兵,以忠顺王最近的所知,朝鲜军竟然直接受平辽侯指挥。
这说明了什么不言而喻。
所以对于数万蒙古骑士,忠顺王必定要拉拢过来,如此才有从金江镇虎口夺食的底气。
不然就算他靠着先手,抢先占领了海州城,也抗拒不了金江镇。
海州城不只是一座城。
如果辽西光复占领了海州,代表着把金江镇地盘扩张之路堵死了,海州后面的辽沉地区,都将落入辽西之手。
忠顺王要考虑军事,更要考虑政治。
“贾鉴此人刚才向我请辞,我没有答应,许下重诺想要拉拢他,可他同样拒绝了。
但是我没有放他找,找了其他借口留下他。”
听到忠顺王的话,程之信面色怔了怔。
以忠顺王的威望和背景,换做是自己是贾鉴的话,也不会轻易的拒绝忠顺王的拉拢。
贾鉴难道认为在金江镇的好处,比在忠顺王这里都要强么。
程之信虽然有才能,却困守一地,不如贾鉴的视野开拓,其收到的信息远不是程之信能比的。
因此程之信认为投靠忠顺王才是捷径,才是正确的道路。
既然贾鉴这么坚定,程之信反而认为此人不可留。